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硬科技是追赶超越的新跑道
在科技创新的体系当中,最基层的是科技,上面是高科技,再往上走就是硬科技,再往上发展就是黑科技。可见硬科技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它是比高科技还要高精尖的科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极高的技术门槛和技术壁垒,难以被山寨复制和仿冒,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
西安发展硬科技顺天时得地利因人和。所谓天时,就是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创新是新时代的主旋律最强音;所谓地利,是西安丰富的科教人才、军工等资源,为硬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土壤;所谓人和,是西安的科技界、产业界、经济界、理论界一直都在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举起了大旗,抢得了先机。对西安而言,发展硬科技是我们的战略选择,我们认为硬科技是追赶超越的新跑道。追赶超越是西安各项工作的总定位,西安要实现追赶超越,必须找到用创新驱动引领发展的新跑道。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相里斌: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酝酿
科技革命是改变人们生活方式,改变世界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历史已对此作出了最好的证明。从18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欧美国家凭借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一跃成为世界强国。而当今以人工智能、新能源、生命科学、航空航天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酝酿,中国要抓住机遇,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加倍努力。
陕西是科技资源大省,西安则拥有历史文化名城与硬科技之都的双重名片,是硬科技的发源地。近年来,西安紧抓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机遇,聚众智集群力,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壮志和改革魄力,向外界展示了西安的新气象和新形象,西安的发展正迎来历史性的大好机遇,此次大会是西安打造硬科技创新创业平台,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体现。
航空工业西飞总经理何胜强:融合开放硬科技的聚集力
我觉得西安发展硬科技就是要有产业集群,这样才能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利用航空产业带动性强的特点,重构航空产业链,充分发挥产业硬科技集群效应、驱动经济发展。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可以利用航空产业周期长、大投资、大风险的特点,基于智能制造,建立硬科技技术大数据枢纽,加快产业技术积累,这也是我们产业链重构的一个基本要求。
在军民融合背景下,对航空产业链需要有一些思路,以掌控硬科技资源与核心能力,依托产业链运营为基本理念,按照“互联网+航空制造”的模式,统筹管理企业联盟的协同与配合。我们说的企业联盟,实际上就是现在国家提的混改和军民融合的要求,打造“一小时产业生态网”和“24小时产业价值创造圈”,共同为用户创造价值,形成新的航空产业链,驱动经济增长。
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飞:比高科技还要高的技术
硬科技与高科技一脉相承,是比高科技还要高、还要硬的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光电芯片、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科技创新的关键领域都属于硬科技的范畴。纵观世界格局变迁,硬科技是国家间“硬实力”竞逐的决胜之地。尤其是在以现代信息网络和通信技术为支撑的数字经济时代,与实体经济紧密联系的高精尖技术创新更加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来源。
自古以来,陕西人就有做人的正派和硬气,有创新意识和为国家、社会的责任担当。陕西精神中的“硬”为孕育硬科技提供了丰厚的土壤。陕西是科教资源优势强省,航空航天、军工、材料、基因技术全国领先,大西安地区已经形成了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浓厚,以西咸新区、高新区为代表的园区、基地和平台承载能力显著增强。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西安都有实力率先扛起硬科技的大旗。
“物联网之父”凯文·阿施顿:物联网改变世界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量过载的信息化时代。在21世纪,很多信息已经不是计算机或者其他设备能够获取的了。因此,最终我们找到了一个方式,能够去获取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信息,这就是物联网的开始:首先是有一个世界,其次我们有一个通过互联网联系到一起的传感器,然后就可以获得数据。
在物联网的时代,我们会有一些新的决策软件、一些自主学习的工具,比如说人工智能等,这些技术都可以提取数据,然后从数据里面找出有用的信息,最终做出决策。现在有一些决策已经可以由自主学习的机器通过物联网中的数据来做出。还有另外一个新的趋势,那就是这些决策是由人来实施的,比如说机器会说往右走而不是向右。不论决策是由人来实施,还是由机器来实施,这些技术发展都会对这个世界造成改变。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所有的改变都源于决策。其中,反馈非常重要,因为反馈可以使这个系统变得更好。所以当我们谈到互联网的时候,我们事实上谈论的是由物联网聚集在一起的传感器,通过这些传感器获取真实世界的信息,机器就可以做出决策,然后改变这个世界。
(本报记者张哲浩 本报见习记者唐芊尔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