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视域】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的历史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
乡村振兴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议题,它已经超越了产业发展和经济范畴,涵盖了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多个领域。
如何让乡土文化回归并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如何让农耕文化的优秀菁华成为建构生态文明的指南,让乡村成为生态宜居的家园,成为破题的关键所在。
1.留住乡村印记,延续历史文脉
【故事】近日,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老城镇的黄砂口美丽乡村建设现场呈现一片火热施工的景象,围绕“一溪三轴连四区,多点汇文湖”的布局,定南以黄砂口为核心辐射带动莲塘古城,以4A级旅游标准精心打造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一个集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及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美丽乡村建设体系已初具雏形。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黄砂口美丽乡村建设就是要打造一个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富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宜居、富民、和谐美丽乡村。”定南县农工部长何启玫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抓住文化内涵的牛鼻子,化文化优势为发展优势,坚持文化传承与创新并举,加速培育乡村文旅产业新业态。要依托其原有文化内涵,合力唤醒乡村沉睡的本土文化资源。
“我们的第一个百年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江苏省灌南县委书记李振峰认为,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建设的振兴,还是生态建设、文明建设的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
过去,我们提出农业现代化,这次十九大报告提到农业农村现代化,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俊认为:“这是一个崭新的表述,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涉及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个方面的建设。到本世纪中叶,要把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城镇建设,要让居民看得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村承载着独特的地方文化,乡村文化是“乡愁”基因的重要载体。
“农村尤其是偏远农村大多都还保留着古村落、古建筑等有形财富以及附着于其上的无形资产,仍然保存着历史遗留的地域、民族、习俗、礼仪、节庆、建筑等方面不同的风格。正是这些与城市同化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财富,才让乡村文化显得弥足珍贵。”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指出,现在很多农村,原本独有的历史印记、文化注脚在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同化发展的趋势渐成,在发展中更加珍视历史传承,延续乡村文化脉络,守护乡村文化生态,留住美丽乡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年时我国还有360万个自然村,但到2010年,自然村减少到270万个。这就意味着,平均每天有将近250个自然村消失,而其中包含众多古村落。
专家指出,我们在改造传统农村社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实现农村“升级”的同时,必须努力保护乡村风貌、传承乡村文脉、留住乡村记忆、建设风情乡村,坚决防止把农村建得城不像城、乡不像乡、不伦不类。
2.注重生态宜居,描画美丽田园
【场景】 沿着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道一路前行,放眼望去群山环抱、鹭鸟翻飞,大片的玫瑰花田和彩叶苗圃在冬日的暖阳映照下浓烈喜庆,游人们或垂钓,或品茗,或骑车。“溪田公司一来,我们就在家门口上班。”江宁农民吴世忠说。像他这样的职业农民已有两三百人,月收入2000元以上。田园综合体全部建成后,能容纳2000名劳动力就业。
地还是这片地,“田”已不是那片田。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打造“田园综合体”,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成为乡村振兴中的新探索。
“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要求的表述中,首次出现了“生态宜居”这个词语,这不仅预示着未来农业发展方针的变化,也预示着农业转型发展的方向。专家看来,乡村振兴的道路或许不是传统振兴之路,而是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
农业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特别是绿色发展,在新时代越来越迫切。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表示,要清醒看到,当前农业依靠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方式没有根本改变,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的趋势尚未有效遏制,绿色优质农产品和生态产品供给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未来发展,农业绿色发展是基石。
“城镇化改变了人们的居住方式,6亿多人住进了城市中的单元楼,居住密度大,活动空间小,逃出城市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对农村的向往和需求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农业不仅仅给城镇人口提供商品性农产品,还要提供休闲、娱乐、恢复体力、净化身心的服务。于是,休闲农业、养老农业、体验农业、城市阳台农业等新的农业发展模式迅速出现。”孔祥智说。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张晓山指出,美好的“田园”是我国古代人们向往的理想空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必须着眼于“新田园时代”背景,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创造“现代田园”。
专家指出,与城市化建设相比,农村文化发展滞后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建设美丽乡村,必须补齐文化建设这个“短板”。要挖掘农村文脉,坚持以文化人,把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大力培育和传播乡贤文化,大力活跃农村群众文化,以美丽乡村建设扮靓美丽中国。
事实上,在田园综合体概念提出前,中国乡村最近10年已历经三次大规模建设,历经新农村改造、美丽乡村、特色小镇3个阶段。
“田园综合体是继特色小镇之后提出来的新概念。归纳起来,可以把新农村改造叫2.0,美丽乡村叫3.0,特色小镇叫3.5,田园综合体是4.0版。”在田园东方创始人兼CEO张诚看来,我们真正要走的是一条农民、农村、农业协同发展的乡村现代化道路。乡村振兴需要什么样的主体来实施,如何吸引这些主体进入乡村、留在乡村,是首先必须要弄清楚的问题。
3.把脉城乡融合,展现质朴美感
【探索】 初冬的无锡田园东方蜜桃村田园东方,连片的桃园已过收获季节,成片的草坪上孩子在欢乐嬉戏。“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让我们充满信心,今后要在农村广阔天地更多施展手脚,勇敢作为。”张诚告诉记者,由水蜜桃产业到赏桃花来致富一群人、打造一座城,田园东方致力于把水蜜桃的文章做美做活,打造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典范。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张诚提出了自己的乡村发展新主张,并将其命名为创意乡村。在他看来,乡村未来发展应涵盖“新农民、新农村、新农业”三大方面,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是,新农民应发挥主导作用,应秉持融合发展的新理念。
专家指出,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城乡融合”,而不是往常讲的城乡统筹,恰恰体现了观念上的重大转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村经济发展研究所农村发展研究室主任夏英向记者介绍,城乡统筹更侧重于政府行为,指导资源配置;而城乡融合则更多地体现市场力量的参与,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从城乡统筹到城乡融合,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在调整,对于乡村地位的关注在延续。
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他的《乡土中国》一书中,将中国社会性质断定为乡土社会,为众多学者所赞同。在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教授看来,构成中国乡土社会的基础单元就是乡村。
然而,延续几千年的乡村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乡村的何去何从,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引发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一直研究乡村价值和城乡关系的朱启臻呼吁多年,新农村建设要把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要在乡村和城市差异的基础上实现城乡功能的互补。
以此为依托,农业的功能也得到进一步拓展。从目前来看,国内外学者对农业的多功能划分并不完全统一,但总结起来无外乎有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文化休闲功能。
实践证明,只有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二、三产业实现的高附加值才能让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分配,才能拓宽农业发展空间。
专家指出,农业具有多功能性,而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成为乡村振兴的基础。
在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社会文化研究室研究员龙文军看来,实现城乡融合既要注重物质投入的硬件建设,更要重视提高乡村人口素质的软件建设,包括乡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就业培训、培智扶志等。
“新时期亟须建立全覆盖的乡村教育培训体系,健全国家管治、城乡同治、村民自治的多层次乡村治理体系。”龙文军说,要加快建设“人的新农村”,提升民众自觉学习意识、创业意愿,培养造就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新兴产业振兴、美丽乡村建设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
(本报记者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