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国内电视荧屏再次掀起了一股行业剧的热潮。从此前好评如潮的刑侦剧《白夜追凶》《无证之罪》,到刚面世的职场剧《猎场》,再到表现消防工作的《特勤精英》、海上搜救的《碧海雄心》,许多不被关注的领域被一一涉足,而仍在热播的医疗剧《急诊科医生》,更是稳居收视榜首位,收获了众多观众的点赞。
然而,伴随着表现各行各业的影视剧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质疑声也同鲜花与掌声一道出现。“不专业”“脱离现实”等批评接踵而至,而更多观众,则习惯于横向对比国外成熟的行业剧制作,国产剧大多不入“法眼”。
行业剧方兴未艾,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当更多行业被搬上荧屏,观众的挑三拣四是否有理有据?归根结底,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样的行业剧呢?
1.动辄拿外国做标准来比较并不科学
“行业剧的概念其实是个舶来品。”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论研究部主任赵彤告诉记者,电视剧按照行业进行分类,一开始就受美剧、港剧影响而出现,且往往以现代都市为主要背景。“以前我们的电视剧分类都是按题材,最近几年在市场推动下,才出现了向行业类型的转换。”
尽管早在20世纪90年代,国产行业剧的雏形就已经在《编辑部的故事》《英雄无悔》等作品中初现端倪,但“行业剧”概念的兴起还在新千年之后。随着《黑洞》《永不放弃》等剧的出现,医疗题材逐渐转化为“医疗剧”,公安题材逐渐转化为“警匪剧”“刑侦剧”——而这远不只是名称上的改变那么简单。
“任何一种类型的影视剧都有其独特规律,行业剧的特点就在于其情节逻辑的专业化,以及突出的职业感,这有一定的创作和接受门槛,绝非以职业作背景就可以。”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戴清说,国产行业剧脱胎于海外的行业剧,近年来虽有长足的发展,但编剧意识仍在转换中,本土意识也有所不足,呈现出一种融合和过渡的状态。
而相比之下,一些充满现实主义意味,力图最大限度地呈现真实生活的作品,却被指责为“土”或“没有职业感”,这就实在有失公允。以“燕京大学国际医院”为背景拍摄的《急诊科医生》,在医疗题材的本土化转换方面可谓力道十足。比西方同行忙碌数倍的“中国医生”、基金体系不成熟导致的个人垫付、各式各样的患者及家属,都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影视呈现。即便在节奏把握上,相比动辄谈情说爱的美剧,该剧也更加切合中国观众的接受习惯。
赵彤表示,尽管行业剧作为“舶来品”,也必须面对中国的不同国情,单纯地横向比较并不公平,盲目地横向移植国外模式只能造成“发育不良”。国产行业剧的兴盛,归根到底还取决于国内的社会发展进程,和从业者有意识地对中国现实的融入。“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影视剧,都必须在中国土壤上才能开花结果。”
2.扎根生活才能创造出有生命力的作品
今年的行业剧浪潮中,刑侦剧和医疗剧表现尤为突出。无论是最近收官的《白夜追凶》,还是刚上映不久的《急诊科医生》《猎场》,都收获了不俗的收视率和点击量。而这两种类型在各大行业剧中素来也最“接地气”。
以医疗剧为例。它在行业剧中的异军突起是有原因的。“一方面,医疗从业者本身文化素质较高,很多转行做编剧,就在专业性上提供了保证;另一方面,医生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职业,有很深的现实底色和受众基础。”戴清说。
源于现实,高于现实,这也是医疗剧火爆的原因。谈及拍摄医疗剧的初衷,郑晓龙认为,多年来国产电视剧热衷于探讨生存层面的问题,而医疗题材的特殊之处在于,它能经由严峻的生死问题表达更高的精神诉求。据悉,该剧为保证真实性和专业性,主创在开拍前就进驻急诊科体验生活,更有北京协和医院医护团队全程跟拍,每个镜头反映的都是原汁原味的“中国急诊科”的故事。
“只是把寿司换成馒头没用,唯有真正地深入到我国消防官兵的生活、工作中,才能展现出他们的内心世界和职业风采,从而打动观众。”近期热播的《特勤精英》制片人罗劲松说,为了力求职业精神的最大体现,主创团队同样数年如一日地驻扎在消防官兵部队,和官兵们同吃同住,和刻画对象打成一片。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十八大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如百花齐放。行业剧的发展,归根到底与现实社会的转型紧密相关。经历了模仿、跟风、探索的阶段,如今的行业剧已走到了创新的风口上。如何更进一步,往往取决于它向现实扎得有多深。
3.闯出中国行业剧新路要从生活中提炼美
“国产行业剧现在有两大诉求,一是补齐短板,提高专业性,二是探索创新,创作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行业剧。”赵彤指出,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行业剧尤其需要传递出一种社会公平的理念,不是单纯抬高某些行业,而是让各行各业都得到充分的尊重。
事实上,迄今为止的国产影视剧作品中,多少涉及我们日常所接触的各种职业:送外卖的快递小哥、深夜加班的修理工、公交车上的售票员……然而,很少有作品专为他们“立传”,反而是光鲜亮丽的白领、西装革履的高管更受荧屏青睐——这显然并不合理。
中国有不少独具特色的行业,比如快递这一行,在拉美、印度等地区就很缺乏,与欧美也有很大不同。对于国产行业剧中的这些“空白”,许多业界人士既感到遗憾,也充满期待。
要闯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行业剧新路,只靠广撒网是不够的。对以特定行业为塑造主体的行业剧而言,突破专业知识的壁垒,在情感逻辑、技术细节等方面拍出“职业范儿”才是基本功。这有赖于大量专业人才的培养,也需要影视行业、市场和社会现实更深层的契合。
“生活本身永远是最好的素材来源,能打动中国观众的行业剧,一定是最忠实地讲述中国故事、拥有文化自信的好作品。”戴清说。
(本报记者 鲁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