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由此发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伟大号召。作为一个致力于创作反映时代主旋律中国故事的电影创作者、作为一个影视教育工作者,我从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不仅感受到了蓬勃的感召力与驱动力,也体会到了自己肩上担负的多重责任。
“创作是文艺工作者的中心任务,作品是文艺工作者的立身之本。”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教导言犹在耳。作为有责任以作品为载体反映家国脉动的创作者,谱写中国故事、洞察中国心灵、提炼中国情感,应当成为我们一以贯之的自我要求和使命。当今中国不仅汇集了前所未有的世界关切,而且那一张张鲜活的中国面孔,为我们的创作提供了深厚辽阔的土壤。当代中国人的生命与情感状态,呈现在我们的作品中,绝不应当是抽象浮泛的概念符号,而要具有温度和质感。在近年来的作品中,我践行的原则是“小切口、贴地、深挖”,以最具生活气息与亲和力的题材切入,来探究迅速发展变化的中国社会。
在个人的创作之外,作为一名从事影视教育的高校教师,更令我欣慰的“作品”便是培育出具备体察人心、觉知社会以及独特艺术表达能力的学生。教师所肩负的责任远远不只技能传授,而应当是民族文化的传续与衔接,并将求真、质朴、不浮夸、不躁进的气质烙印在学生的创作中。在平日的教学之中,我启发学生探究自身所立足的现实世界,做到“接天不离地”,在沉淀有益教学经验的过程中,取得了丰厚的教学成果。自2014年的《家·人》开始,我指导学生进行的创作实践作品在国内外的影展竞赛中不断斩获各项荣誉。学生们的创作切中了细微而丰富的题材截面,动用有限元素叙述复杂广阔的命题,磨炼出了强韧的创作品性。在他们的作品中,渗透的是传统与创新相交融的无限可能,在他们身上,肩负的是中国电影续写辉煌的使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无论是影视创作、还是影视教育,我们必须遵循与践行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所强调的“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的要求,努力通过一部部优秀的作品、一系列出色的教学成果,累积出属于中国的文化品牌,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让中国文化带着自信,向世界展示中国魅力。
(作者:黄丹,系北京电影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