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面积157平方公里,辖44个行政村,人口2.3万人。近年来,池上镇狠抓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将农业、文化、康养与旅游深度融合,打造生态宜居和谐幸福的“森林文化小镇”。
农旅融合打造亮点
池上镇立足农旅融合发展思路,围绕乡村旅游发展,不断深化产业融合模式,走出了一条“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农旅融合创新发展之路。
池上镇林果种植面积达7万亩,拥有桔梗、板栗两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园,通过优化配置全镇特色农业及山水生态资源,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培育了一批融农业观光旅游、农产品生产、田园风光、农耕体验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业态,推动农旅一体化发展,形成了中郝峪村、聂家峪村等一批叫得响的乡村旅游品牌。通过把互动体验元素融入农业产业开发建设中,相继开发建成蔬菜劳作园、瓜果采摘园、攀岩、漂流、拓展体验、休闲养生宿营等旅游项目,高标准发展农家乐,实现农民和游客互动,让游客成为乡村旅游的“主人”。 通过积极宣传,扩大影响,吸引了大批来自周边地区的旅游团队,游客们在体验种植采摘、手工技艺、民俗乐趣的同时,更可尽享原汁原味的农家生活。
文旅融合突出特色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池上镇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在开发过程中,坚持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深度挖掘历史、民俗、红色文化等文化资源,形成了以红灯笼乡村家园、桃花溪·桃源民居、十六泉子·古村落、八宝灵山寺等为代表的文化旅游路线,有效带动了池上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今年池上镇先后举办了“十里杏花”诗歌会、“大美池上”风景画展、“艺术中国行”桃花节、端午文化艺术节、山东省水彩画写生基地挂牌、赛桃大会等节会活动,以特色文化旅游活动为载体,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品质,以旅游促进优秀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池上”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在广度和深度上大为提升,“国际慢城”品牌效应初步显现,游客纷至沓来。
康旅融合增强动力
池上镇辖区内山林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达81%,生态条件优美、环境清新自然,具有发展康养旅游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旅游+康养”正在成为池上镇旅游发展的新方向。
池上镇从抓项目入手,打造属于池上镇的“旅游+康养”品牌,推动池上镇康养胜地建设。以“公司运作+单项承包+村民入股”的方式发展起来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郝峪村的活态乡村记忆博物馆、体验式生态民俗及农耕文化长廊等项目已基本建成,形成集康养度假、生态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休闲景区。聂家峪市级森林公园升级建设项目正在有序开展,打造集文化娱乐、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游玩康养景区。规划建设总里程达百公里的鲁山旅游—志公山旅游连接线等村镇路网,将各村景点和单个景区整合连片,优化生态康养基础设施,把生态康养的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生态保护守住绿色
池上镇秉承生态发展理念,杜绝污染企业,完善环卫设施,狠抓森林病虫害防治,严禁乱砍乱伐,滥捕乱猎,完好保存了原始的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互利共生关系。池上镇积极引导百姓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坚持严厉打击毁林开荒、滥采滥挖野生植物等违法行为。镇域内有国家4A级森林公园1处,市级森林公园2处,无任何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废水废气得到有效处理。农田、林地及自然资源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得到合理利用。
林水相依、林山相依、林路相依、林村相依,绿色发展理念让池上镇获得了“江北地区有机农业示范镇”“全国生态建设强乡镇”“生态旅游强乡镇”“省级乡村旅游发展示范镇”等荣誉称号,鲁山国家森林公园入围第二届“中国森林氧吧”,被命名为“中国森林体验基地”。池上镇找到了乡村旅游这把能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金钥匙”。
在今后的道路上,池上镇将继续因地制宜,凸显森林文化优势,不断丰富乡村发展内涵,扎实推进乡村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全力以赴推动“国际慢城”建设实现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