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10月22日 星期日

    辩证统一的语言规范和发展

    作者:谭景春 《光明日报》( 2017年10月22日 15版)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荨麻草 光明图片

        【语言论坛】

     

        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新的语言现象突破原有的规范,其中有的会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并广泛地使用开来而形成新的规范。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语言中的“积非成是”。

     

    “七月流火”

     

    ——对原有词语赋予新意义

     

        2005年7月,某大学的校长在对来宾致欢迎辞时说:“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这一说法随即引起人们的热烈讨论。有人提出批评,认为用“七月流火”表示“天气炎热”是望文生义,不合规范,因为“七月流火”的本义是农历七月的时候,大火星逐渐西降,指天气渐渐转凉。尽管有人对此提出批评,但此后这种用法却被人们接受并使用开来。例如:

     

        (1)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目前已进入七月流火的“三伏天”。

     

        (2)七月流火,酷热难耐,室外温度高达38℃。

     

        这种新用法最终被收入2016年新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简称《现汉》)第7版:

     

        【七月流火】《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星座名,即心宿,每年农历六月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后逐渐偏西下沉,故称“流火”)。指夏去秋来,天气转凉。现也用来形容天气炎热(因人们误把“七月”理解为公历7月、把“火”理解为火热)。

     

        “七月流火”这种表面上不合理据却流行开来的用法,其背后必然有它的道理。其实,“七月流火”表示“天气炎热”是用原有词语赋予新的意义,这也符合词汇意义演变的规律。这新的意义与其构成成分密切相关,因为“火”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一般意义上的火,人们形容天气炎热常常用到“下火”这个词,如“中午的太阳热辣辣的,跟下火似的”,“流火”就可以理解为“下火”。“七月”很容易理解为现在人们常用的公历7月,这正是酷暑难耐的月份。人们在使用中对“七月流火”的构成成分有了新的理解,这正像《现汉》第7版的释义明确说明的那样,虽然是误解,但这是“七月流火”表示“天气炎热”容易让人接受的原因,或者说是道理。

     

        类似的例子还有,比如“空穴来风”,字面义是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原本用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在却多用来指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再比如“出尔反尔”,原来的意思是你怎么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即善得善果,恶得恶果),现在却用来指说了又反悔或说了不照着做,表示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荨麻疹”

     

    ——“读半边”的强势现象

     

        “荨麻疹”现在规范的读音为“xúnmázhěn”,可是《现汉》1960年的试印本、1965年的试用本、1978年的第1版和1983年的第2版注音都是“qiánmázhěn”,直到1996年的第3版注音才改为“xúnmázhěn”。为什么《现汉》会这样修改?这是根据1985年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荨(一)qián(文)~麻;(二)xún(语)~麻疹。

     

        但是根据“荨麻疹”的来源,也就是构词的理据,“荨麻疹”应该读qiánmázhěn。

     

        据说我国许多地方都有一种叫作“荨麻(qiánmá)”的植物,茎和叶子都有细毛,皮肤接触时能引起刺痛,起疹,皮肤病荨麻疹由此得名。按理说,因“荨麻”(qiánmá)而得名的“荨麻疹”应读作qiánmázhěn,因此以前读作xúnmázhěn会被认为是误读而受到批评。但实际上很多人,甚至包括医务工作者,都把“荨麻疹”都读作xúnmázhěn,后来也就将错就错,向群众习惯靠拢,约定俗成了。

     

        不过,1985年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只把“荨麻疹”的读音定为“xúnmázhěn”,以适应大多数人的读法。由于“荨麻”是自古即有之物,用“文读”,仍读作“qiánmá”。2016年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更前进了一步,把“荨”修订为“荨xún(通读)”,即“荨麻”也读作“xúnmá”了。

     

        当初之所以把“荨麻疹”误读成“xúnmázhěn”,可能是因为汉字的读音有很多字是可以“读半边”的。汉字中有大量的形声字,声旁与这个字的读音有关,而且其中大量的字声旁就代表着这个字的读音,如“坷”读作“可”,“锣”读作“罗”。所以有“秀才识字读半边”“汉字读半边,不会错上天”的说法。虽然“读半边”不是严格的规律,不能类推,但这是汉字读音的一种强势现象,也是“荨麻疹”读音误读的原因。

     

        就这样,“荨麻疹”一词的读音从qiánmázhěn到xúnmázhěn经历了从“约定俗成”到“法定规范”的过程。类似的例子还有,比如“呆板”和“确凿”,《现汉》第7版的注音分别是“dāibǎn(旧读áibǎn)”和“quèzáo(旧读quèzuò)”,这说明“呆板”和“确凿”的规范读音分别由当初的áibǎn和quèzuò改变为现在的dāibǎn和quèzáo。

     

    语言发展

     

    ——稳定与变异的循环

     

        “七月流火”“荨麻疹”等原本不规范的用法、读音,从受到批评到获得认可,最终取得“合法地位”,这充分说明了语言规范和发展是辩证统一的。语言有稳定的一面,具体体现为语言规范。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交际就必须有统一的说法和理解,所以语言交际工具的作用得以实现,依赖于它的规范。语言又有发展的一面,具体体现为变异。语言发展出现的变异会突破由稳定形成的规范。不符合原有规范的变异会通过约定俗成和人工调节而实现新的层面上的规范。如果把语言的发展简化为一个公式,那就是“规范(稳定)—发展(变异)—规范(稳定)”,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是客观规律,因此对突破原有规范的新的语言现象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积非成是”是在语言运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需要相当的一段时间。在新的语言形式刚刚出现的时候,很难准确地预测其中哪些会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广泛地使用开来而被认可。因此对新出现的语言现象要冷静观察、认真分析,对一时难以辨清、难以把握的,采取柔性的处理方式是比较可取的。不能一味地批评、全面地否定,否则不可避免地会引起一些反感,造成负面的影响。

     

        当然,这并不是说规范工作无所作为,而是要积极引导,不说绝对、过头的话。另一方面对于对某些新的语言现象的指责、批评也要宽容。因为毕竟它们不符合当时的规范,受到指责、批评也是应该的。而且经过大浪淘沙,真正沉淀下来的是少数,大部分会昙花一现,被时间所淘汰,所以指责、批评总有正确的一面。

     

        语言中“积非成是”现象的存在告诉我们:判断一个语言形式是否规范,从理论上来讲应该主要依据理据性原则,但是某些现象虽然有悖于原有学理,却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被广泛地使用开来,这说明这种“误用”也有它的道理,所以适当的时候也要考虑“从俗从众”。这样才是对语言事实的尊重,才更有利于语言的健康发展。

     

        (作者:谭景春,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主任、研究员)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