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10月18日 星期三

    开辟幸福路 建设幸福村

    ——广西都安易地搬迁与产业扶贫纪实

    作者:本报记者 周仕兴 本报通讯员 唐婉婉 《光明日报》( 2017年10月18日 02版)

        【砥砺奋进的五年·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在行动】

     

        9月30日,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车家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新区迎来“第一位新娘”,这也成为村民入住新区后的又一大喜事。

     

        2016年,地处“石山王国”的都安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精准脱贫头号工程,“十三五”期间,都安县最终计划搬迁规模为1万余户近5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1万户4.4万人,整屯搬迁涉及659个屯3600多户1.5万余人,是广西脱贫攻坚搬迁人数最多、任务最重的县。都安县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搬迁和产业两手抓,让这片石漠化山区开出了幸福花。

     

        “我们本着应搬尽搬、应纳尽纳的总基调,符合搬迁条件的贫困户及屯,均可获得钥匙,入住新楼。原有的泥瓦房则将按照规定拆除,土地用于退耕还林,增加种植面积。”都安瑶族自治县县长蓝如帅说。

     

        然而,搬迁之路曲折坎坷。“搬出去我吃什么,怎么活?”起初,村民罗志明态度十分强硬,明确拒绝搬迁。帮扶干部深入村屯了解村民疑虑,发现就业问题是村民心中的难题。

     

        都安县抓住源头,将易安点建在产业区或是把产业建在易安点上,通过匹配产业带动移民就业,确保每个搬迁户1人以上稳定就业。目前,通过实行“1+5+N”易地扶贫搬迁模式,都安临港工业区已有西江鱼峰新型建材公司等14家企业,可以吸纳红渡、八仙等安置区搬迁移民近5000人进厂进企业务工。此外,都安县筑巢引凤,在安置规模500人以上的安置点,预留了10亩以上的产业用地,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现有的生产线可安排3000多人进厂就业。

     

        另一方面,都安县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技能培训,引导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2016年全县返乡创业农民工达1560人,带动3000多名贫困移民就业。通过配套产业解决村民后顾之忧,确保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脱贫。

     

        为使贫困群众实现多元增收,都安县坚持宜养则养、宜种则种的产业发展思路,深入实施千山万弄百万羊、百村千万跑山鸡、户均一头瑶山牛、满坡茶树遍地果工程,积极引导搬迁群众参与发展毛葡萄、山羊、瑶山牛等扶贫产业。

     

        今年5月,都安县启动扶贫产业贷牛还牛项目,将其作为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全面铺开,全县肉牛养殖达9.5万头,总共投资1.21亿元,其中政府投入7385万元,用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购买贷给贫困户的良种牛犊、贫困户新建人畜分离栏舍补助,个体投入4715万元建立合作社和家庭养殖基地,2391户贫困户成为瑶山牛的首贷户。今年年内,还将安排7340头牛犊贷给该县2017年预脱贫贫困户和2016年脱贫巩固户。

     

        河池市副市长、都安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陈继勇表示,都安将在已有基础上,把产业、销售和运输等环节有机衔接起来,拓宽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发展致富之路,形成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带动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本报记者 周仕兴 本报通讯员 唐婉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