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10月16日 星期一

    金黄麦穗写初心

    ——记党的十九大代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何中虎

    作者:本报记者 杨舒 《光明日报》( 2017年10月16日 07版)
    何中虎在实验室工作。资料图片

        【十九大代表风采】

     

        绿油油的麦苗、金灿灿的麦穗、白花花的面粉、香喷喷的面条馒头……从1993年开始,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何中虎和他的团队就一刻不停地围着小麦转,一转就是24年。作为小麦亲本创制与新品种选育团队的首席科学家,何中虎一年有几个月“扎”在麦田里,育成的18个具有优良品质的小麦新种,就像是他的孩子,更饱含着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

     

        在何中虎的童年记忆里,“吃不饱”是难以磨灭的印象——“在老家陕西蒲城,20世纪70年代村里每人每年的口粮只有240斤,其中小麦不足60斤。那时候我就下了决心,以后一定要学农,让乡亲们都能吃上白面馍。”

     

        1989年,已获得北京农业大学小麦遗传育种博士学位的何中虎被派往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和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深造,专攻小麦改良。

     

        1993年5月,何中虎归国回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立志承担起提高中国小麦品质,培育优良品种的重任。

     

        不同食品对小麦品种品质要求差异很大。西方对面包、饼干所需要的小麦品质进行了近百年的研究,而我国的面条馒头到底需要怎样品质的小麦,相关研究几近空白。为此,何中虎带领团队对上万份主食样品品尝、分析、对照、检验,最终确定了包括蛋白质、淀粉在内的三项指标,随后建立起面条、馒头、饺子品质选择指标。

     

        多年攻关,何中虎带领团队建立起来的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被众多育种单位和面粉公司采用,为农业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建立的基因标记技术不仅加速了国内的育种进程,更在美国、澳大利亚等16个国家广泛应用。而这套评价体系,也成了指引他潜心育种的坐标系。

     

        农学中,育种是一个极小概率的事件,可以说是“在不可能中选可能”,是“冷板凳”。何中虎带领的科研团队基本没有节假日和周末的概念,他和助手们每年要做上千个杂交组合,从中筛选出十来个,然后再选,最后有可能选中一个符合条件的送去参加审定。

     

        从最初选择小麦育种材料,到相继进行鉴定试验、品比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最终通过小麦品种鉴定……仅一个“中麦175”新品种,何中虎团队就潜心钻研了13年。

     

        “这还不算,育成后还要推广。业内有这样一种说法,好的品种既是培育出来的,更是推广出来的。”何中虎告诉记者,这些年,除了待在实验室,他每年抽出大量时间跑到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甘肃、青海……一头汗,两脚土,几乎有麦苗的地方就有他推广新种的足迹。

     

        24年来,何中虎团队育成的18个高产优质小麦品种,累计推广面积5000多万亩,推广后增产约30亿斤。这也成为了他最为欣慰和满足的事情,“发表论文、获得荣誉固然高兴,但只有培育的品种种在地里,真正为农民增产增收了,才是最高的奖励和最理想的状态。”

     

        (本报记者 杨舒)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