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10月15日 星期日

    让“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成为现实

    作者:本报记者 张玉玲 《光明日报》( 2017年10月15日 06版)

        【记者手记】

     

        衣食住行,是老百姓的基本需求。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情怀,到“良田万顷,日食三升;广厦千间,夜眠八尺”的劝诫,“安居”一直是中国百姓心中的大事。住房,体现的不仅是个人栖居的生活方式,更是政府的民生关怀;房价,牵动的不仅是经济走向,更是整个社会的神经。

     

        “房子是用来住的”——安居工程,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房地产行业总体持续发展,针对不同城市房价分化的形势,因地制宜、因城施策,从需求和供给等方面采取措施进行合理调节。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出台共有产权房和租售并举的政策;在三四线城市棚户区改造中增加货币化的购买。同时,新的制度设计使保障性住房应运而生,由政府主导,有土地、资金、建筑材料等一系列保障条件,努力实现“居者有其屋”……对于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来说,“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正从梦想成为现实。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只要在当地有一份稳定的工作,通过登记、摇号、审核、签约程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在城市解决自己的住房问题。在采访中可以看到,那些五脏俱全的小居所基本功能完备,让年轻人在起步阶段就有了融入所在城市的基础条件。“有恒产者有恒心”,年轻人在熙熙攘攘的城市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物质上有了扎根之基,心理上有了成为新一代城市人的基本认同。

     

        像住房一样,医疗、养老、教育、文化等多个方面,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兜底,为社会编织了一张最基础的保障网,中国社会正在形成一个全新的、惠及大多数中国人的保障体系。社会治理体系不断补足短板,无疑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一方面,政府履行职责,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基本保障;另一方面,政府不会大包大揽,超出基本服务外,仍由市场供给为主,体现效率原则。社会保障要关注最弱势、最需要帮助的人,公共社会资源要匹配给更广泛的人群,为社会构筑民生的基本防线,不断释放民生红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安居才能乐业,花更大的精力用于保障房建设,既能保障民生,实现“安居梦”,又能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可谓“一把钥匙,打开多把锁”。今天,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正在形成,当前的保障性住房仅仅是探索的开始。作为一项民生制度,未来的住房保障政策还要在政策、机制、保障范围、保障方式等方面继续优化,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住房保障供应体系,让够条件的低收入者都有机会改善居住条件。与此同时,厘清政策边界,完善利益调节和退出机制,实施有效的动态监管,确保政府公共资源合理分配,实现最大政策效应,也是当务之急。

     

        (本报记者 张玉玲)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