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若论对世界社会保障体系构建贡献最大者,非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莫属。
2016年11月17日,在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第32届全球大会上,人社部部长尹蔚民代表中国政府接受“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中国是世界上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国家。一时间,会场上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是国际社会对中国举世瞩目成就的认可与致敬。随着全民参保计划的实施,截至2016年底,我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8.88亿人、1.81亿人、2.19亿人、1.85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超过13亿人。一个世界上覆盖人群最多的社保安全网蔚然成形。
5年来,社保制度消弭城乡差别,走向更加均衡和统一。
在农村的采访中,记者经常见到对“新农合”“新农保”津津乐道的农户。在记者的老家,乡邻们对这些制度赞誉有加。早在2012年,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居保)在全国实现全覆盖;两年后,新农保、城居保两项制度吹响合并号角;到2015年底,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基本完成两项制度的整合,实现了制度名称、政策标准、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四统一”——新农保、城居保成为历史名词,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取消了城乡居民的身份标识。
5年来,社保制度更加完善,服务体系实现广泛覆盖。
目前,从国家到省、市、县、乡镇的5级社会保障管理组织体系和服务网络初步形成,社保管理服务经办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在记者身边,同事老家父母随他们进城后,社保关系转移接续问题在这几年得到解决,人们在城乡间流动的障碍逐渐消除。2016年,全国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200万人次,较2012年增长74.4%;全国基本医保关系跨统筹地区转移接续190万人次,比2012年增加100万人次。2016年底,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正式上线试运行,全国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高速路”全面修通,联接所有医保统筹地区,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从此告别“垫资”“跑腿”的烦恼。
5年来,全国社保水平不断提升,各地居民生活得到充分保障。
2014年,国务院首次统一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70元。2016年年底,城乡居民月人均养老金达到117元,其中月人均基础养老金达到105元,基本实现5年翻一番的目标。此外,城镇企业参保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大幅度提高——2013年至2016年国家每年都统一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从2012年的1686元提高到2016年的2362元,年均增长8.8%。
5年来,从天南到海北,从城市到农村,把城乡、地区差异巨大的十几亿人纳入一张社保网络,其难度和贡献绝非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可比。
社保制度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从身边人、身边事的变化中,我们能体会到,这是社保改革不断取得突破的五年,这是社保覆盖范围持续扩大的五年,这是社保公平性、便捷性显著提升的五年。世界上覆盖人群最多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在我们身边成为现实。
(本报记者 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