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10月11日 星期三

    啃下深改硬骨头 释放民生新红利

    作者: 《光明日报》( 2017年10月11日 05版)
    中远海航运公司的“赤湾快航号”轮靠泊宁波舟山港大浦口集装箱码头。据统计,今年1月至7月,舟山海关在大浦口码头监管进出口集装箱29.22万标箱,同比增长44.9%。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郑功成
    张燕生
    苏海南
    一列“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线路上与“和谐号”动车组交会。 新华社发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我眼中的历史性变革”圆桌对话】

     

        主持人:张 翼 邱 玥

     

        嘉 宾:郑功成(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张燕生(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研究员)

     

        苏海南(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

     

        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7·26”讲话中指出,我们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崭新局面。

     

        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经济大国,但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凸显出来,需要下大决心、花大气力加以破解。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近5年里,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1500多项改革举措出台,通过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本报特邀请三位专家,回顾5年来全面深化改革攻坚克难扎实推进,啃下深改硬骨头,释放民生新红利的丰硕成果。

     

    1.“四梁八柱”性改革框架基本确立

     

        主持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四梁八柱”性改革框架基本确立。全面深化改革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怎样的推动作用?“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体现在哪些方面?

     

        郑功成:用“全面深化,成就辉煌”来概括近5年的改革发展应当是最为贴切的。其中,在政治领域,党的领导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强化与优化,通过强力反腐实现了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完善,新的国家监察制度已经试水,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了坚强有力的领导与保障;在经济领域,通过自贸试验区试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企改革、放松民间投资管制、“双创”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使市场经济的“四梁八柱”基本成型;在社会领域,通过社保制度改革、医卫体制改革、群团组织改革、慈善立法、精准扶贫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使社会事业发展与民生保障体系建设进入了新的境界。

     

        应该强调的是,十八大以来的改革是全方位的,也是异常深入的。尽管改革还在路上,但确实已经进入了全面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走向成熟、定型发展的新时期。

     

        张燕生: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了一些新的趋势。2012年到2017年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从45.3%上升到54.1%,上升趋势持续了5年,而且提高幅度接近10个百分点,说明经济发生了结构优化的质变。以前的“中国制造”长期在低端徘徊,技术、知识产权、品牌、渠道都不是自己的,如今的“中国制造”与过去完全不同了。跨境电商、电子购物、网上支付、共享单车……很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出现,使中国在很多领域从过去的跟随者成为引领者。

     

        2016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7.4%,中国不但是全球GDP增长的重要贡献者,而且成为全球治理、全球规则制定的积极参与者和发展议题的引导者。

     

        苏海南:十八大以来,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即“高层重视、顶层设计,全面谋划、突出重点,多点突破、协同推进”。党中央、国务院将收入分配及其改革工作纳入中央深改小组重要议事日程,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抓,很多重大问题特别是全局性问题均是在中央深改小组进行研究讨论,作出决策的。从收入分配全局及与之相关领域进行整体谋划,同时抓住当前收入分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研究并作出部署;推进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实现重要突破;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政策,在紧扣创新、吸引人才、增强活力等角度取得突破;深入推进精准扶贫,抓住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突出问题部署突破,同时在工作中强调各方面协调行动,抓好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

     

    2.关键领域的深改成果令人振奋

     

        主持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哪些改革实现了关键性突破?深改啃下了哪些硬骨头?

     

        郑功成:我所关注的领域有八大突破:一是通过从严治党和强力反腐实现了政风与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风清气正的局面正在形成;二是通过清障、减负及放开民间投资管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开始发挥出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走向成熟;三是国企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国国企公司制改制已达90%,央企中混合所有制企业占到了68%,“1+N”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四是教育优先战略得以夯实,不仅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连续保持在4%以上,而且进一步明确了“一个不低于、两个只增不减”要求;五是在社保领域,综合型社会救助制度(1+8)得到确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面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已经正式运转;六是强力推进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效果显著,并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机制,民生短板正在化解;七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支持民营企业与小微企业发展、扶持创业带动就业等措施,使积极的就业政策愈加给力,5年来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年均达1300万人;八是生态环境保护已经形成了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制度体系,以牺牲环境来谋求经济增长的势头得到有力遏制。

     

        张燕生:5年来,全面深化改革最主要的突破首先表现在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方面。我在调研中发现,凡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处理得好的地方,经济都具有活力,创新驱动发展表现得也更充分。

     

        5年来,“放管服”取得的实质性进展是最明显的。“放”是简政放权,“管”是政府做好市场和金融的监管,“服”是政府做好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如推动开放、推动就业培训、推动创新……“放管服”是形式上的体现,其核心内容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2013年以来,国务院共取消和下放618项行政审批等事项,提前完成本届政府减少三分之一行政审批事项的目标,彻底终结了非行政许可审批。

     

        苏海南:5年深改确实啃下很多硬骨头。其中,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一直是个难点,中央决策后,令行禁止,雷厉风行,高管和职工之间不合理的工资收入差距明显缩小。再比如,精准扶贫针对的都是扶贫工作中剩下的硬骨头,深度贫困地区多地处深山,不适宜居住,又没有城镇依托,就业很难;对此精准扶贫采取了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就业社保由原来的输血机制变为造血机制,目前成效正在逐步显现。此外,强化现代支付和收入监测机制,从现金、发票、财务等源头上强化管理和规范,对于整顿收入分配秩序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3.增进人民福祉是出发点和落脚点

     

        主持人:改革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改革是为了人民群众的长久利益。5年来的全面深化改革给老百姓带来了什么?老百姓收获了哪些红利?

     

        郑功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践行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承诺与宣言,深化改革始终将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老百姓获得的不仅是收入持续增长、发展机会不断增加、生活质量稳步提升,同时还有社会风气明显好转、公共服务日益发达、后顾之忧大幅减轻。我在各地调研中能够感受到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明显上升,对国家发展与自己未来的信心也越来越足。

     

        在收入方面,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2012年增长44.3%,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7.4%,收入增速持续跑赢GDP。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2013年至2016年年均实际增长达10.7%。

     

        在社保领域,养老金在“8连涨”基础上继续“5连涨”,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从2012年的1686元提高到2016年的2362元,2017年又增长了5.5%;2016年领取养老金人数达2.6亿多人。全民医保的目标基本实现,全国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特别是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从2013年到2016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每年都减少1000万人以上,累计脱贫5564万人。

     

        在就业领域,近5年年均新增城镇就业人口达1300万,累计新增就业人数逾6000万人。

     

        一系列民生举措使学有所教、业有所就、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助、残有所补、住有所居等民生目标日益得到有力保障,这既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更多获得感,也极大地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与信心。

     

        张燕生:改革释放了社会生产力,开放一步步地提升人们对未来的信心和乐观的预期。老百姓日常生活很便利,过去注册一个新公司手续烦琐、难上加难,现在非常方便,电子化自动化使“放管服”效率明显提高,群众少跑路,银行汇款都不用去柜台办理了……

     

        国泰民安,百姓对未来更加有信心了。2016年中国1.44亿人次,到全球各地旅游。前几天我的家人刚刚去过塞罕坝,在塞罕坝国家公园的五天五夜里,就像沉浸在一个绿色的海洋中,太震撼了!欧洲和北美也不过如此。30多年前那里是真正的穷乡僻壤,当地是一个又一个的光棍村,塞罕坝的变化完全超出想象。2016年国庆我们一家人到贵州省黎平市的地门村,那里曾是贫困县贫困村,如今,道路上自驾游的车队一队又一队,不时有北京、上海、贵阳等地的车队开进村来。过去这里由于闭塞而贫困,现在交通、通信、电视网络都非常发达,与外界的联系四通八达,边远的贫困村因此具有了原生态、宜生存、无污染的后发优势。

     

        新疆、云南、广西……“一带一路”建设将这些地区推到了对外开放和对外合作的最前沿;贵州的大数据、宁夏的云计算都在高速发展,西部地区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整个国家的活力在不断增强。我们可以看到,5年间,基尼系数下降,城乡差距减小,地区差距缩小,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已经取得明显成效。

     

        苏海南:5年来,贯彻落实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速发展同步,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增长同步原则,居民收入、职工工资以及退休金保持平稳增长;缩小不合理收入差距取得了新的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原来的3.3倍缩小到2015年的2.7倍;中西部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地区收入差距也有所缩小;不同所有制(私营企业和非私营单位)之间平均工资差距也有所缩小;在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推动下,科研人员、高技能劳动者收入增速加快,对高铁、航天、量子卫星、军工等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快速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精准扶贫,让越来越多的贫困居民脱离贫困,取得显著效果。

     

    4.更多的发展和民生红利将在未来聚集

     

        主持人:在未来的发展中,全面深化改革还将有哪些需要突破的地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老百姓的生活还将出现哪些令人期待的变化?

     

        郑功成:尽管全面深化改革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改革仍在路上。一方面是前一时期确定的改革任务还要持续推进落实并走向制度化,另一方面是基于路径依赖的结构性矛盾、部门及政策之间的不协调、区域发展失衡、群体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还需要推出一些新的举措才能根本解决问题。

     

        因此,改革任务还很繁重。但我们仍可预期,有了近5年全面深化改革所奠定的扎实基础,伴随党的十九大的召开及其作出的新的全面部署,国家发展的目标会更加明确,路径会更加清晰,已经出台与将要制定的相关政策执行效果会更加明显,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必定会迈上新的台阶。

     

        张燕生: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一定要改变“嘴上讲新常态,实际上行为还是旧常态”的做法。必须真正解决政府职能转型的问题,更加充分地发挥“双引擎”的作用,在发动“双创”发动机的同时,更要启动好“双公”,通过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创造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目前经济发展最大的短板还是增长动能的转变,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实现创新驱动,但创新的一个重要的指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还需要持续增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营商环境的优化取得巨大进步,按照世界银行2017年的报告,中国的营商环境、效率和便利化位列全球第78位,比2012年提高了12位。但也要看到,第78名的排位与中国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还不相符,要按照高标准推动投资环境、营商环境效率和便利化的改革。下一步改革要将“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即可为,法定责任必须为”三句话进一步落地生根。未来20年是世界风险的凸显期,化解国际环境恶化的难题,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解决深层次的问题。

     

        苏海南:受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解决收入分配领域问题的难度会更大。下一步必须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同时把已经出台的政策抓好落实。从总体上看,目前的政策落实比以前有进步,但在一些地区、一些部门、一些用人单位里仍然存在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因此,将中央改革的大政方针和收入分配政策具体落实到位,还需要继续下功夫。另外,虽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居民财产分布不公平不合理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通过个人所得税改革等措施,加大对资本所得的调节力度,如何让房地产价格更趋合理,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此外,要进一步完善现代支付和收入监测体系,全面摸清居民收入和财产的真实状况,为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提供必要的量化分析依据。

     

        (人物肖像:郭红松绘)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