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10月07日 星期六

    浙江绍兴:让文化花朵长开不谢

    作者:本报通讯员 周能兵 本报记者 严红枫 《光明日报》( 2017年10月07日 01版)

        刚刚过去的9月,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省绍兴市散发着文化的芬芳:文创大走廊在鉴湖之畔铺展,“大师跨时空对话”在百草园中举行,越剧展演从会稽山下飞向全国各地。文化所展示出的厚重精神、创新意识、活跃因子,正成为“文化绍兴”的城市内核。

     

        正在建设的杭绍台高速公路,原本要穿过柯桥区稽东镇冢斜古村核心区,但为了不损坏这个古村庄,杭绍台高速公路向东前移了500余米绕过古村,多花4500万元。在书法圣地兰亭面前,杭绍台高速绍兴段共调整了15公里长的线位,增加了一个4.4公里的特长隧道,高速公路工程造价增加1.5亿元。

     

        无论是古街古巷古城,还是古村古屋古桥,只要是有文化遗存的地方,就要让这个地方文化的花朵长开不谢。古纤道的保护修复,鲁迅故里文化街的保护利用,王阳明故居的保护修缮和古运河周边环境的保护——绍兴传承和守护文化的自觉体现在众多方面。111年前,嵊州甘霖镇东王村香火堂前,一个用稻桶和门板搭成的草戏台,宣告了中国越剧的诞生。如今,东王村香火堂已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已整体保护,整个村庄正在创建3A级景区。

     

        “绍兴不仅每年举办江浙沪闽四省市越剧展演,还做起越剧春晚、越剧嘉年华,并推出越剧全国、全球演出活动,以扩大越剧的影响力。”绍兴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何俊杰说。

     

        绍兴有丰富的遗存和独特的文化资源。绍兴市委书记彭佳学说,要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使绍兴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城。

     

        9月初,绍兴文化旅游集团完成重组,原来的旅游集团变身文化旅游集团。“重组的目的,就是要我们担当起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责任,以‘文化+’的理念,寻找文化和旅游的双重突破,让绍兴文化在旅游中活起来。”绍兴市文化旅游集团董事长沈安龙说。

     

        绍兴是鲁迅的故乡,绍兴提出,要建设文学之城,与世界接轨,运用鲁迅世界影响力,实施“大师对话”工程,探索出中国文化巨匠走向世界的新途径,已成为引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战略性品牌。

     

        绍兴的水城景观是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有2500年前采石遗存的石宕景观,绍兴以“文化+生态”的方式,走出水利文化担当的新路。这个秋天,绍兴有“水、陆”两场世界马拉松比赛,这是一场“文化+体育”的全新活动,这是绍兴文化的活力呈现,是文化亲近大众的又一次探索和突破。

     

        文化既要保护、传承,更要有新的发展和创意,留下这个时代我们自己的文化印记,这是历史文化名城绍兴的文化担当。

     

        “绍兴一手挽着‘之江文化产业带’,一手牵着‘大运河文化带’,将自身的优势打造成大区域文创平台,形成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绍兴特色文化产业项目。”何俊杰说。

     

        黄酒、珍珠、茶叶、青瓷等传统产品是绍兴特有的资源优势,也是文化战略中推进城市“文化新名片”的重要主题。“文化+传统+创意”的融合、创新,使绍兴实现从制造优势向文化优势提升,显示出了文化创新的动力。

     

        文化也引领着人的精神,让人充满朝气、奋发向上。王羲之、王阳明、鲁迅等,这些中华文化的优秀代表和他们留下的丰富遗存,成为绍兴人的榜样,引领着城市精神,引领着社会风尚。

     

        (本报通讯员 周能兵 本报记者 严红枫)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