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为了总书记的嘱托】
稻子熟了,菊花开了!记者行走在贵州省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曾经的“荒茅田”处处充满欢笑。
“我想跟总书记说,今年我家收入比您来的时候多了五六倍!”花茂村的制陶能手母先才蹬着陶轮、把着陶坯,笑得像个孩子。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6月16日来到花茂村考察。母先才向记者自豪地展示着珍贵的照片,回味着那幸福的时刻。
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
时光倒转几年,村民沈向军成天愁眉苦脸。妻子长期患病,生活不能自理,两个儿子要读书,一家人住在破旧的土房里。
“那一回,两个孩子食物中毒送医院抢救,我寻思如果他们没了,我也不活了。”忧伤,成了这个贫困家庭的色彩。2015年,扶贫工作队来了,当场表示先解决他们的住房困难。不到3个月,他们搬进了新房。接下来是工作,村里的建筑公司请沈向军做建筑工,每月3000多元工资。他把贴息的扶贫特惠贷入股村里的合作社,还添置了摩托车和农机。“在农艺师的指导下种蔬菜,今年又是2万多元。”算着自己的脱贫账,沈向军又笑了起来。
“今年村里修通组路,他最卖力,冲在最前面!”当邻居向我们介绍沈向军的“事迹”,沈向军又难为情地笑了。
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习近平总书记在花茂村提出的经典论断,如今已成为全国脱贫攻坚工作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把群众的利益放在脱贫攻坚的中心,村里办专业合作社、旅游开发公司、建筑公司,首先要看贫困群众是否受益,这是硬杠杠。”花茂村村支书潘克刚说,党的十八大以来,花茂村和贵州1万多个行政村一样都驶上了脱贫攻坚的快车道,村里引进山东九丰集团建起了农业观光园;挖掘村里的制陶传统,建起了非遗文化一条街;村民领办的合作社覆盖了所有的村小组;农家乐、小商铺、陶艺坊纷纷建起来。户户都有脱贫门路,家家都有增收项目,花茂村实现了整村脱贫,2016年人均收入达到了14000多元,今年有望超过16000元。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
在村民王治强家的院子里,桌椅板凳,每一样摆设都与2015年6月16日一模一样。
“这份幸福的记忆,我要保留下来,给每一位来我们‘红色之家’的人分享。”王治强说,自从习总书记来了他的“红色之家”农家乐,近3年来这里的游人络绎不绝。“忘不了总书记跟我们说的那金子般的话——好日子是干出来的!我跟孩子们说,这句话我们要牢牢记在心里!”
“只要肯干,都能脱贫致富!不信你看曹安全!”村民讲起聋哑小伙曹安全的故事。先天残疾,28岁的他一直找不到工作,父母都有重病,他算是花茂村最困难的一家。自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花茂村,村里的农旅一体化产业发展迅速,曹安全也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在顺然农庄找到了一份帮厨的活儿。小伙子干活卖力,每个月都能拿到奖金,家里也彻底变了样,家电配齐了、屋子装修了、欢笑回来了!
曹安全的妈妈周四珍激动地说:“我家曹安全也能挣钱了,以前想都不敢想呀!”
花茂村副主任王野掰着手指头数:“沈仕勇领办的300亩基地种出的绿色有机蔬菜供不应求;王文宽领办的鸭丰合作社在200多亩田里搞循环农业,利润年年攀升;红枫盛源合作社在林下养乌骨鸡、珍珠鸡,种草药,让荒坡成了宝地;19户农家乐家家生意兴隆,45家乡村旅馆人气爆棚……在外打工的村民90%都回村就业了。收入不低,生活环境城里人羡慕。你说该不该笑嘛!”
真山真水真田园,美丽花茂在眼前
在花茂村的片片稻田间,点缀着不少灰瓦土墙的老房子,格外富有山水田园的诗意。“习总书记说村庄建设要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我们在建设美丽乡村时,总用这样的教导对照自己的工作。”潘克刚说,花茂村如今家家都盖起了黔北传统风格的新房子,但是他们不满足于简单的拆旧建新,“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像总书记要求的那样,让人们来到花茂就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真山真水真田园,美丽花茂在眼前。前些年有的村民想把老房子、土墙拆掉扩建旅馆,把门前的菜地改为停车场。可大家发现村里就是那些有老房、有菜地的农家乐生意最好,于是村民们明白了乡愁的价值,都自觉自愿地按照村里的统一规划建房子、搞旅游。
把农村一房一屋、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化为农民增收致富的要素,把村里的农业产业园建成产业生态化、生态景观化、景观特色化的现代高效农业基地,花茂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如今,花茂村正在变成一座活态的乡村公园,一栋栋黔北民居正在变成产业“孵化器”,培育出了蔬菜、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4个。据统计,花茂村的游客数量从总书记来之前的每年30万人次,猛增到每年130万人次,预计今年将突破150万人次。
(本报记者 唐湘岳 吕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