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起雍和宫大街,西至安定门内大街,全长680米,宽度12米”,这里是北京“首都首善”的重要历史发端,清乾隆帝赞其为“京师首善之区,而国子监为首善之地”。
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上,坐落着大名鼎鼎的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熠熠生辉的辟雍大殿无声诉说着这里作为古代中国国家最高学府的辉煌。
如何让沉睡的文物遗存真正“活”起来,为时代发展服务?
北京市东城区、北京大学、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各方联手,十年磨一剑,精心打造北京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北京大学国子监大讲堂等诸多文化品牌活动,在大兴“百姓国学”的道路上,收获了诸多“铁粉”,为古老的北京文化地标带来新的生命力。
1.十年十万人共铸国学金名片
“巍巍中华,泱泱大国,历五千年而生命不灭。或辉煌而能持续,或颠仆而能重生,其中必有维系国命者也。维系国命者何?曰文化。今中华蒸蒸,将欲崛起,必有文化助力……”
2017年教师节前夕,北京五中分校的102名学生来到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面向获得“师德标兵”“教育新秀”“育人奖”等荣誉称号的东城区教师代表行拜师礼,由此拉开了第六届北京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的帷幕。
由此上溯整整十年时光。
当时,北京市东城区联合北京大学,以国子监700年太学底蕴为基础,立足北京大学百年学术传统,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国学公益讲座。2007年9月8日,由国学大师汤一介先生题写匾名的“北京大学国子监大讲堂”在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开坛授课。
对于这件大事,北京大学十分重视。学校发挥多学科优势,构建了从国学经典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整的课程体系框架。李中华、程郁缀、阎步克、楼宇烈、周桂钿、陈来等一批国学名家、知名教授登坛授课,为首都市民带来了异彩纷呈的国学盛宴。
此后,国子监大讲堂又进行了多轮创新。在2013年起增设了流动大讲堂,每年推出8~10门精品讲座,邀请知名专家走街道、下社区、进学校进行面对面讲解。2015年开始,又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国子监大讲堂网站及“两微一端”相继上线。
十年来,北京大学国子监大讲堂坚持每两周举办一讲,累计开办固定讲座164期、流动讲座30余期,数万人次学员现场聆听讲座,十余万北京市民通过网络聆听北京大学顶级教授讲国学,国子监大讲堂因此获得全国“终身学习活动品牌”的殊荣。
2.一批又一批市民成为国学“铁粉”
“我就觉得学国学比上奥数有意思。”北京史家胡同小学二年级学生叶子,是国子监大讲堂的忠实听众。叶子的父亲张至骞是北京电视台的编导。一年前,他和妻子商量,给女儿退了奥数班,一家三口经常利用周末到国子监聆听国学讲座。
“女儿觉得学国学更有意思。”张至骞坦言,“现在不少70后、80后的家长对孩子的成绩并不看重,更关心的是营造一个好家风,让孩子从小受教化、走大道。”
“在大讲堂发展的十年中,讲台上会聚了越来越多的名师;课堂上吸引了越来越多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学员;大讲堂成为彰显东城文化底蕴的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北京东城区教育工委书记刘藻说。
北京大学中国哲学暨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李中华教授对此感受颇深。十年前,李中华第一个登上国子监大讲堂的讲坛,成为主讲老师;十年后,李中华教授再次登台,以《国学文化传承与未来》为题,为北京大学国子监大讲堂十周年纪念活动献上又一个精彩的讲座。李中华感叹,十年间首都市民对国学的态度有很大变化。第一次讲座时,有的听众对国学丝毫不了解,是靠街道社区动员才来的。而十年中,一批又一批市民成为国学“铁粉”,国子监大讲堂逐渐一座难求,而讲课一结束,老师马上就会被听众围起来。
“大家掏出小本子来,提的问题既细致又专业,显然是听进去了。”李中华认为,国子监大讲堂广受追捧的背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空前重视,是越来越多的北京市民在追求一种有远见的精神文化生活方式。
“国子监这么好的地方,北京大学的专家学者把报告送到我们身边,听讲座让我太幸福了!”几年如一日聆听讲座的优秀学员张兰杰边说边捧出三大本笔记请记者看,老人的字迹工整秀丽。
3.“当代国学发展要多走走群众路线”
在对多位获得国子监大讲堂优秀学员的市民进行采访的过程中,“传经送宝”是被提及最多的一个关键词。在大家看来,一批国学名家不辞辛苦,深入到东城区的基层社区开展讲座,令人钦佩。
而在北京大学一批国学大师看来,国子监大讲堂十年的实践,也极大反哺了国学的研究和发展,“百姓国学”品牌的铸就,成为国学在当代发展繁荣的有力证明。
据了解,十年来,国子监大讲堂从最初的固定课堂逐渐发展成“固定课堂+流动课堂+空中课堂+体验式学习+‘两微一端’滴灌式学习”的模式机制,从最初单一的纸质媒体宣传、口口相传动员,到今天的“纸媒+新媒体+自媒体+口碑相传”的立体宣传模式,直接推动国学的声音走进千家万户。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李平原认为,活动组织者对国学传播方式的不断创新探索,对于国学专业研究者也很有启发。
“群众这样热情,我们都是很感动的,当代国学发展要多走走群众路线。”周桂钿、陈来、楼宇烈、李中华、张立文、陈祖武等国学名家也一致认为,国学在当代的发展,不应仅仅停留在书斋里做学问,而应该更广泛、更深入地同群众交流,在同老百姓的互动中不断提高锤炼。
4.“让北京的文化地标真正‘活’起来”
伴随着国子监大讲堂十年的发展,也正是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的十年。
历史上,北京孔庙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祭祀孔子的场所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及教育的行政管理机构,国子监的主要建筑是专门为皇帝讲学而建造的辟雍大殿。
馆长吴志友介绍,“辟雍”一词源自3000多年前的周代,在《诗经》中曾多次出现。辟雍建于中轴线中心一座圆形水池中央的四方高台上,是一座方型重檐攒尖顶殿宇。四面开门,设台阶六级。辟雍周围环绕着长廊,四面架设精致的小桥横跨水池,使殿宇与院落相通,这种建筑形制象征着天圆地方。清乾隆帝之后,每逢新帝即位,都要来此做一次讲学视学,以示中央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
“打造国学文化品牌,树立博物馆国学圣地形象,是我不懈的追求。”吴志友说。
十年间,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围绕“挖掘整合资源,保护文物安全,弘扬传统文化,打造国学品牌”的整体思路,通过举办“国学大讲堂”“大成礼乐展演”“大美寻辟雍雅集”等品牌活动,打出了一套保护利用并举的“组合拳”,进馆观众从2008年的32万余人增加到2017年的131万余人,使古老的文化地标逐渐焕发出时代的光芒。
将国子监十年的发展,放在北京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大背景下审视,无疑有着明显的示范意义。这其中,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根基,北京市东城区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的位置举足轻重。
“未来我们将培育更多像国子监大讲堂这样叫好又叫座的文化活动,不断提升市民群众的文明程度和幸福指数,使区域内众多历史文化地标真正‘活’起来。”北京市东城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家雷说。
(本报记者 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