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9月17日 星期日

    摸清古籍家底 保护方能精准

    作者:杜羽 《光明日报》( 2017年09月17日 02版)

        【文化评析】

        说起中国历代典籍的数量,过去人们常常习惯用“浩如烟海”“汗牛充栋”这样的词语来形容。这既表明中华文脉之绵长、积累之深厚,也显露出我们对传世古籍的数量没有做过精准的统计,只能用一些模糊的语言来描述。日前,文化部发布了《“十三五”时期全国古籍保护工作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古籍资源和保存状况基本摸清”。实现这个目标,将使古籍保护乃至文化传承都可以“心中有数”。

        在古代,典籍藏于私家,即便是皇家藏书,也是属于统治者家族的私藏。分散于四面八方、千家万户的藏书实难普查统计。如今,绝大多数古籍集中收藏在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和科研院所,给普查带来了极大便利。然而,一些图书馆专业人才不足,古籍整理编目进展迟缓,更有些图书馆压根儿没有熟悉古籍的专业馆员,馆藏珍贵古籍长期“藏在深闺无人识”。因为“心中没数”,部分古籍长期在恶劣的环境中存藏,保护修复等措施更是无从谈起。面对如废纸一样堆积在书库中的古籍,不少有识之士为之扼腕叹息。

        近年来,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支持下,古籍普查登记在各地全面展开,全国古籍收藏单位的古籍从业人员从过去的不足千人增长至上万人。除此之外,还有大批经过培训的大学生志愿者,与专业人员一起奔赴基层图书馆,协助当地进行古籍整理、编目。到2020年基本摸清全国古籍资源和保存状况的目标,正是建立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之上。

        在对公藏机构收藏的古籍进行系统普查的同时,对民间藏书情况的全面掌握也不容忽视。民间藏书的数量虽然不大,但也是传世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其中不乏善本。特别是当老一辈藏书家过世后,其后人能否正确认识这些古籍的价值并进行妥善保护,尤其需要关注。此外,国内有多家机构正在对海外中华古籍的存藏进行调查摸底,这些工作有必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使海外古籍资源数字化、影印出版及其他形式的回归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只有兼顾公私藏书、纵览中外藏书,才能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其实,“心中有数”不仅是为了得到一个准确的数字,也不仅是让旅顺博物馆藏敦煌写本《六祖坛经》、西藏博物馆藏藏文刻本《释量论》等过去不为人所知、少为人知的珍贵古籍被重新发现,而且还意味着这些损毁程度不一的古籍可以得到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分级保存和保护,也意味着珍贵文献典籍的地位能够更加突显,价值能够得到更好揭示。

        (作者:杜羽)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