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9月08日 星期五

    弘扬川大传统文化 走出西部高校特色发展之路

    作者:王建国 谢和平 《光明日报》( 2017年09月08日 06版)

        【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学思践悟】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大学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要求,根据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坚持“扎根西部、强化特色、创新引领、世界一流”的理念,全面推进学校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新的伟大事业。

     

        旗帜鲜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党的领导是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保证。川大党委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实现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同向同力,为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凝聚强大力量。切实守好校园文化阵地,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领导权、主动权、话语权。坚持并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形成了团结一心、求真务实、奋发有为的党政领导班子。坚持学校党委、基层党委(总支)、党支部“三级联动”,在全国高校率先出台《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办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好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使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蔚然成风。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川大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健全完善“全课程、全过程、全融入、全氛围、全平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机制,引导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坚定“四个自信”,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学校还构建完善以“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全面发展教育”为主导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创业、协作精神和社会担当能力,使川大培养的学生成为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

     

        把牢社会主义正确办学方向,坚持改革创新,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是全体川大人的共同梦想。川大紧抓国家实施“双一流”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与四川省、成都市签署了共建世界一流大学战略合作协议,努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高质量的留学生教育,使川大成为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人才、胜任未来发展挑战的大学。坚持以世界学术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构建一流学科体系,创造一流科研成果,使川大成为产生新思想、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促进世界和人类进步的大学。坚持以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为己任,把学校的发展方向同国家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服务国家创新战略,研究中国问题,使川大成为协同引领战略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提供经济社会发展高端智库智力支持的大学。

     

        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川大坚持党管人才,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培养、使用和引进并重,完善优质、高效、精细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真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着力造就一支品德高尚、学术卓越、教学优秀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川大还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促进广大教师爱教、善教、乐教,争做“四有”好老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持续改善民生福祉,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惠民答卷更有厚度,真正使全体川大人在共建共享中拥有更多获得感。

     

        坚持川大风格,弘扬川大传统文化,走特色发展之路。川大具有121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三强合一”,学科齐全,规模较大。要传承百年文脉,恪守“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校训,积极培育和弘扬川大精神,让“严谨、勤奋、求实、创新”成为川大人的行为风范,使“振兴民族、奉献社会、服务人民、引领时代”成为全体川大人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四川大学要继续当好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排头兵,巩固传统优势,发展特色优势,率先走出一条中国西部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川大力量。

     

        (四川大学党委书记 王建国 四川大学校长 谢和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