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厦门的秋水长天,金砖的五色风帆,注定将融入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的人文印记。
首次举行金砖国家运动会、首次联合拍摄电影、首次举办金砖国家文化节……进入金砖“中国年”以来,20多场人文交流活动,拉近了五国人民心与心的距离。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十年来,金砖国家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在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智库、民间交往等各领域广泛开展合作,人文交流呈现百花齐放、良性互动的新局面。
人文交流,化解千山万水的阻隔
心通者,万里相惜;志合者,虽远犹近。从地图上看,金砖五国分处四大洲、地跨南北半球。虽远隔千山万水,但五国人民自古以来就互联互通、互学互鉴。
中印两国有文字可考的交往史长达2000多年,玄奘西行为中印两国文化交流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0年前,首批中国茶农来到巴西种茶授艺,一度使巴西茶在国际上广受赞誉……
将历史的时针拨回到现在。今年6月21日,首届金砖国家运动会在广州完美落幕。对于这次参赛的南非女排来说,注定是一次不平凡的经历。
南非女排的队员大多是16~19岁的学生,她们不是职业球员,平时只在非洲比赛。“参加金砖国家运动会是我第一次出国比赛,与这么多排球高手一起交流,感受不同的文化,感觉棒极了!”南非女排队员马普哈巴兴奋地说。
文化是一种纽带。2015年10月,北京师范大学校园,来自金砖五国的40余所知名大学的校长在这里一致同意成立金砖国家大学联盟。
“教育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打破人与人之间的藩篱,建立一种新的文化范式,使人与人的相处更为和谐,世界更为美好,这是金砖五国未来努力的方向。”印度贝拿勒斯印度教大学教授卡玛尔·希尔说。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犹如坚实稳固的路基,正托举起金砖国家合作的远行。
文明互鉴,推动中华文明与金砖国家相拥
今年4月,中国—南非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首次会议在南非比勒陀利亚举办。中南人文交流展现出蓬勃生机,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合作纷至沓来。
2014年,中印联合启动“中国—印度文化交流计划”,建立中印文化部长级磋商机制,两国文化交往更加密切。
近年来,中俄连续举办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和青年友好交流年等主题年活动,增进两国人文交流。2016年中国电影节和中俄最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互评活动的开展,成为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线。
2017年7月,金砖国家卫生部长会暨传统医药高级别会议召开,探讨传统医药的传承发展,中医药再次成为热议的焦点。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并已在俄罗斯、古巴、越南等国以药品形式注册,逐步进入国际医药体系。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提出,鉴于传统医学在当代的重要价值和地位,一定要把传统医学融入各个国家的主流医学体系当中。”中科院院士陈凯先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朱海东表示:“金砖国家分别位于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以其他四国为重点开展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医学交流与合作,可以以点带面,辐射更多国家和地区,大幅提升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全面推动中医药‘走出去’,让中医药为全人类造福。”
“三轮驱动”,促进金砖合作行稳致远
初秋9月,当全球的目光聚焦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时,一部由金砖五国导演合作拍摄的电影《时间去哪儿了》也将与观众见面。五个导演,五部短片,讲述着“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故事。
“一年来,我们围绕‘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这一主线,着力推动经济务实合作实现新突破,政治安全合作取得新进展,人文交流合作成为新支柱。”外交部长王毅表示,金砖机制由之前的“双轨并进”进入“三轮驱动”的新阶段。
金砖国家文化节的举办将为厦门会晤烙下深深的“文化印记”。艺术大师课、剧场演出、金砖国家电影展……210余位艺术家,30余场活动,让五国文化在相互激荡中兼容并蓄。
“金砖五国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每一个国家背后都有强大的信念系统,所以今天文明的互鉴显得比任何时候都重要。”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于丹说。
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斯瓦兰·辛格·贾斯瓦尔表示,10年来,金砖国家合作领域迅速扩展。目前金砖合作框架下已经有了电影节、运动会、教育合作框架、青年交流机制等,这种自下而上的交流将使金砖合作的基础更加稳固。
风物长宜放眼量。在第二个“金色十年”新航程中,金砖国家朝着“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方向迈进,未来合作的步伐必将更加铿锵有力。
(本报厦门9月4日电 本报记者 刘江伟 高建进 马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