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8月17日 星期四

    文化交流是民心工程、未来工程

    作者:本报记者 韩业庭 《光明日报》( 2017年08月17日 01版)

        【民相亲 心相通·金砖国家合作新图景】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分布于亚、非、欧、拉美的金砖五国,虽然彼此远隔千山万水,但文化却为他们搭建起了民心相通的桥梁。近年来,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推动之下,金砖五国间的文化交流活动空前频繁并步入机制化轨道,夯实了金砖合作的民意基础。

        7月6日,第二届金砖国家文化部长会议在天津举办。会议期间,签署了《落实〈金砖国家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行动计划(2017—2021年)》(简称《行动计划》),这标志着金砖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合作进一步制度化。

        文化部外联局局长谢金英介绍,《行动计划》是大文化领域的务实合作,具体涉及文化艺术、文化遗产、文化产业、图书、媒体、出版、档案、人才培训、文化之都等多领域。

        “以前各国文化机构在对外文化交流合作中,只能自己寻找合作对象和项目,接下来金砖国家间的文化机构在交流合作上有了更多抓手,交流合作可以常态化。”谢金英说,“比如,根据《行动计划》,金砖国家的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专业机构可以通过举办展览、论坛,建立信息共享网站,开展专业领域人才培训等方式加强交流与互鉴。”

        在金砖国家文化部长会议召开的前一天,金砖国家在天津成立了图书馆联盟、博物馆联盟、美术馆联盟和青少年儿童戏剧联盟,这些文化机构联盟的成立,为金砖国家搭建起了文化深度合作交流的平台,金砖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合作也由双边的“合唱”迈向多边的“交响乐”。

        谢金英说,各领域的务实合作将为普通民众提供更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更充实的文化生活。以博物馆为例,以前中国民众想看外国博物馆的展品一般要出国才行,但有了多边合作后,金砖国家的博物馆都可以把展品运到中国来办展览,中国民众不出国门就可以欣赏到各国的精美文物。同样,中国的文艺作品、文物等也可以走出国门,这不仅可以丰富其他国家民众的文化生活,也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契机。

        谢金英介绍,未来金砖各国可视情推选1~2个“金砖文化之都”,在担任轮值主席国期间,集中举办与金砖国家相关的文化活动。届时,各国民众可在推选出的“金砖文化之都”中感受到金砖国家独具魅力的多元文化。

        在各种文化机构联盟成立的同时,光影铺设的文化交流之路也在金砖国家间不断延伸。6月23日至27日,2017金砖国家电影节在成都举办,共展映33部电影,其中由中国主导、金砖国家首次合拍的《时间去哪儿了》和南非影片《真命天女》分别作为开闭幕影片进行特别展映。电影节期间,《金砖国家电影合作成都共识》《金砖国家电影合作拍摄2017—2021年计划》《北京电影学院关于金砖国家电影人才交流培养的计划》等合作项目先后发布,这为金砖国家之间的电影交流合作提供了广阔平台。

        除了传统的文化交流合作,近年来金砖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开始融入新元素。4月22日至27日,首届金砖国家国际象棋大师赛在陕西扶风举办,来自金砖五国的国际象棋高手,以棋为媒展开了一场关于友谊的对话。这是金砖国家历史上第一次体育交流盛会,填补了金砖五国体育交流的空白,为金砖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金砖五国间一个个文化项目,一场场文化活动,一次次文化盛会,为五国人民搭建起了相知、相交的桥梁,铺就了合作、共赢的道路,更夯实了合作的民意基础。

        (本报记者 韩业庭)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