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8月15日 星期二

    朱金瑞(中国伦理学会常务理事、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用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本报记者 王胜昔 崔志坚 丁艳 《光明日报》( 2017年08月15日 03版)

        【专家点评】

        徐光春先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汉朝历史文化的闪光点、汉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河南与汉文化四个方面分析论证了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联系,有助于我们更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魂是什么。

        2000多年来,中华民族以“汉”作为自己独特的标志,这充分说明了汉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和特殊贡献。徐光春掬取了汉朝历史的9个闪光点,展现其各方面的成就,高度概括了汉文化的精神气质,这些特质正是中华文化独特的精神标志,是中华文化的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所在。

        同时,这场报告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在哪里。“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徐光春担任省委书记期间就提出这个观点,今天,更从文化的视角给我们展开了一幅中国文化史的恢宏画卷,也从河南永城作为汉文化产生的起点、发展的亮点和研究的热点出发,以点带面,深入论证了汉朝是中华传统文化母体和主干形成的主要时期,河南是汉文化的发祥地、根据地和集散地。从某种意义上说,以河南为核心的中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滋养。

        报告也有助于我们更明确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我们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本报记者王胜昔、崔志坚、丁艳整理)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