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黄土高原的泾川县是甘肃实现绿化第一县。
泾川多树,行走在泾川大地,到处有树,满眼苍翠。路边有行道树,山沟有生态林,台地上是各种经济林,乡村人家房前屋后,是老百姓自发种的树。在县城或村镇,人们闲暇时坐在浓荫下休息、拉拉家常,闲适且从容,幸福感洋溢在脸上。与我同行调研的甘肃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罗哲博士一进县城就感叹,泾川人的精神面貌真好。
泾川没有一处原始森林,解放初期泾川的森林覆盖率不足1%。如今38.13%的森林覆盖率,是一代代泾川人,用60多年时间,一棵树一棵树栽出来的。
从1950年开始,泾川每年春秋两季的全县植树活动,一直坚持到今天。如今,一片片荒坡、一条条荒沟被细细的刺槐覆盖。在森林覆盖率不足1%的县份,人们种树及管护林木的经验都不会太多。泾川人有股韧劲,栽不活那就再补苗,经验不丰富那就慢慢累积。
播绿从不负人心,坚持60多年的植树造林,改善了生态,美化了环境。如今再提起植树造林,泾川普通的干部群众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泾川文化底蕴深厚,县域内有三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母宫、大云寺都在海内外拥有广泛的影响力。但从省城兰州去泾川将近400公里的路程,坐火车要12个小时。如何发掘好历史文化资源,发展好文化旅游产业和现代农业,在确保生态持续向好前提下建设一个更加美好富裕的泾川,这是摆在泾川人面前的新课题。
(本报记者 宋喜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