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我们这样做】
这个季节的锡林郭勒是仰头看青天、低头看绿草的翡翠世界。位于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毛登牧场的草都农牧业发展公司就坐落在这片净绿无涯的一川草色中。
走进公司大院,看到的景象有些清静,由于是牧草生长季,大部分员工都去草牧场基地了。
在公司牧草颗粒加工车间,该公司董事长李国才对记者说,2014年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听取了基地牧草产品交易存储服务和深加工情况,看到桌上摆放着各种草标本和加工生产的草块、草颗粒,总书记向基地负责人了解有关情况,听说加工的草颗粒既有营养牲畜又爱吃,他幽默地说:“这可是牛马羊爱吃的香饽饽啊。”
李国才告诉记者:“2014年,总书记来视察时,我们还只有1家公司。3年多的时间过去了,现在已经在黑龙江、甘肃、青海等地建起了基地,拥有9家子公司,公司也从20多人发展到近百人,2017年底建设10万亩人工草场的目标已经实现。产品远销全国,2014年销售额1.3亿元,去年销售额3个亿,今年有望达到4个亿,保持着每年近50%的复合增长率。”
草产业在国外很发达,但国内刚刚兴起。董事长李国才在说明经营范围时常会遇到对方的不解,李国才说:“这还是一个相对边缘的行业,不过现在好了,我会跟人进一步解释:牧草嘛,就是‘牛马羊爱吃的香饽饽’,这么一说,人家就懂了。”
一棵草也能撑起大市场
草原深处的牧户是草都公司的客户。几年来,草都公司的实体市场和电子交易市场都取得了长足发展。李国才说:“现在用微信就可以实现买卖。”
在草都公司里,有“易牧超市”的样板房,有各种型号的牧草产品,也有小型农牧业机械。工作人员介绍:“在牧区的实体店里,食品、生产资料等品种更齐全。”目前,草都公司已实现了“3个1工程”发展目标,即建设1处交易中心,辐射100处终端店,至少1万户牧民受益,现在目标提高了,正朝着“建成5处交易中心,辐射500处终端店,惠及5万户牧民”的“3个5工程”发力。如今草都公司已经在呼和浩特、锡林郭勒、赤峰、呼伦贝尔建成4个交易中心,终端店正在陆续覆盖。李国才打了个比方:交易中心相当于大超市,终端店类似于便利店,每个终端店辐射范围50公里,灵活地结合牧区的生产规律,提供生产资料。
除了家庭牧场,全国多地的规模化牧场是草都的另一大客户类型。草都公司2016年在新三板正式挂牌上市,公司将服务规模化牧场的目标重新定位:未来将扶持百家牧草联合体,为市场供应百万吨优质牧草,培养百名优秀经理人,实现百亿市值。草都公司目前与伊利集团、现代牧业集团、君乐宝等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规模化企业合作,保持了业务稳定性,也对自身发展的规范性有利。
不掠夺草原也让牧民受益
近两年,内蒙古草原上的不少牧民受到了旱灾和白灾的困扰,这时,“牧草银行”开始发挥作用:草都公司将牧民、企业、政府、市场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集牧草生产、存储、加工和交易于一体的饲草产业基地,丰年收储牧草,灾年提供饲草,实现以丰补歉。在草都公司“生产标准化,经营商品化,储存粮食化,种养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中,受到较多质疑的是“储存粮食化”。一些人觉得没有必要花大价钱如此精细地去建储草车间厂房。李国才说:“一到灾年,作用立现。”
去年凭借充足、良好的储备,草都公司在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等地捐赠给受灾牧民价值100多万元的牧草。李国才介绍企业和牧民的关系时说:“灾年牧草绝不涨价是我们的基本准则,要尽最大可能帮助牧民渡过难关。去年,我们出售的牧草一吨草比市场价格低两百块钱,具体到牧民身上就是每斤少0.1元,这其中有政府的补贴,也有企业让利,此外,公司还帮助牧民担保贷款尽快恢复生产。我们的目标不在于赚牧民多少钱,要的是带动牧民致富。只有利他经营,企业才能拥有可持续的规模和增长。”
这种“利他”的理念同样适用于草原,草都公司大力发展人工草场基于两个目的,一方面基于规模化草场可生产出标准化程度更高的牧草,另一方面,保护而不是掠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有资料显示,1亩人工草场可以有效保护10亩的天然草场。李国才说:“我们一饮一啄都来自草原,没有掠夺草原的权力,生产经营必须立足牧区,以保护草原为前提。”他将之归结为:做草原的“大管家”,对草场有科学有序的经营意识;做牧民的“小保姆”,对牧民有互利共赢的服务意识。
“生态文明的强化让我们得到红利,高学历的专业人才、返乡创业大学生等年轻人的加入让我感受到活力。我们过去定位是牧草供应商,现在的愿景是打造领先的牧草运营服务商,让草牧业更加健康、安全、便利。”说到未来,李国才的眼中充满希望,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窗外是大垛大垛已按客户要求完成二次加压的牧草,而他手中抚摸的一株高大饱满的燕麦标本并不是锡林郭勒草原上的作物,它的产地在草都公司另一块基地——贺兰山草场。
(本报记者 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