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人群高龄化突出,年轻人的关注度、热情度不高,传承链条断层严重等现象,使很多非遗项目正陷入“人走技失”的困境。如何让非遗可持续发展?作为全国第一所、江苏省唯一一所艺术设计高等职业院校,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自觉肩负起高校文化传承的使命,推动非遗保护传承事业的延续与发展,不仅让一批非遗“活起来”,还使其融入现代社会,重绽异彩。
变“师徒”为“师生”,培养正宗非遗“新传人”
4月22日,苏州工艺美院手工艺术学院青年教师冯雨拜著名丝绸专家、宋锦织造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钱小萍为师仪式,在该校美术馆举行。今年78岁的钱小萍说,早在几年前,她就不再招收弟子,但冯雨基础好,也有迫切学艺的愿望,为了挽救这项濒临失传的世界非遗,她决定破例“开门收徒”。钱小萍认为,老师傅找不到徒弟,年轻人不愿耐下心来学手艺,是目前制约传统工艺发展的瓶颈问题。
“非遗传承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苏州工艺美院党委书记孙丽华告诉记者,由于技艺的养成期较长,传承人受生活限制,有些门类的传统工艺在社会上传承比较困难。学校探索的第一步,就是转变思路,突破非遗社会传承的局限,推动非遗传承人进校园,把高校师生培养成为非遗的正宗“新传人”。
2001年苏州工艺美院开始引企入校,主动引入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在全国首次尝试将传统文化艺术的精粹置放于高等艺术院校。随后,成立了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研究所,长期聘用国家级传承人房志达、江苏省级传承人叶宝芬组建“大师工作室”,并每年挑选品学兼优的学生,组成桃花坞木刻年画研修班,6年来共培养了25名新传人。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社长华黎静告诉记者,以大师工作室为载体,采取学院式教育和老师傅言传身教、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模式,这种系统的培养能快速地完成对传承人的基础性培养,也为濒临失传的桃花坞木版年画注入了新生机。
通过对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苏州工艺美院实现了人才的互通互助。把非遗大师引入校园,逐步创立了刺绣、首饰、陶艺、雕刻等十余个校内大师工作室,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或产业教授,组建起一支互补的“双师”教师队伍。
苏州工艺美院院长范卫东介绍,学校创建的“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由大师主持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大师工作室、大师校外工场、相关企业为教学场地,以定向招生、灵活学时、弹性学制、工学结合为典型特征,为绝技绝活代际传承开创了一个新局面。
变学校为创意实验场,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走进苏州工艺美院的雷山苗族文化展示馆,一组组极具苗族风情的饰品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是学校走出去,深挖‘雷山文化’的成果。”苏州工艺美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赵罡告诉记者,贵州省雷山县地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南部,是活生生的“苗族历史文化教科书”,境内非遗资源丰富多样,13个非遗项目已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但由于缺乏设计、创新,苗乡艺术一直难成气候”。
从2011年开始,苏州工艺美院先后组织了十余批师生赴雷山采风,在对其非遗项目进行系统调查和研究后,与雷山县政府合作建立了雷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依托该中心,学校除举办银饰、苗绣高级研修班,并在校装饰艺术系开设苗银、苗绣小专门化方向培养专门人才外,还依据雷山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组织师生团队设计研发苗族文化创意产品。学校共为雷山苗族银饰、刺绣设计出创意产品300余件(套),其中60件(套)由雷山西江旅游公司实现市场转化,目前已申请专利及外观著作权60件(套)。
与雷山县的合作,也让学校认识到,非遗的院校传承,不仅要培养新传人,还要依托工艺美术学科优势,将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相结合,让老古董焕发出时代感。苏州工艺美院副书记曹雪明告诉记者,依托苏州这座非遗大市和工艺美术大市,学校通过搭建各级各类平台,对非遗项目进行合理的生产性保护和创意研发,助推其走向社会。
在“工艺美术传承创新实验区”的框架中,除“大师示范区”外,还建有“产学研拓展区”,包括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中国研究创作营、呈辉中国工艺文化城设计成果转化中心、中法江苏艺术设计教育研究中心等。此外,学校还与宜兴紫砂陶艺产区、苏州光福雕刻产区等地首饰工艺产区建立联系,建成41个工艺美术传承推广与研发基地。
要想实现非遗的立体化保护和传承,离不开对非遗项目发展文脉的系统梳理。2016年年底,苏州工艺美院主持建设的“百工录:中国工艺美术非遗传承与创新”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正式上线,资源库选择了宜兴紫砂、藏族唐卡等近40个非遗技艺,从多层级构建基础教学资源,使其服务于非遗的设计创新,推动非遗相关产业发展。
(本报记者 苏雁 李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