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16日 星期日

    颠覆传统表现形式 谱写国乐现代传奇

    大型民族器乐剧《玄奘西行》全球首演

    作者:本报记者 韩业庭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16日 04版)
    《玄奘西行》剧照 资料照片

        世界首部大型民族器乐剧《玄奘西行》全球巡演首站北京站第一场,日前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完美落幕。动人心弦的音乐,美轮美奂的舞台,精心打造的服装,画龙点睛的台词,引得现场观众掌声不断。中国民族音乐的美,以独具匠心的表现形式,让人耳目一新。

     

        这部由中南集团和中央民族乐团共同打造的史诗级音乐作品,不仅开创了“民族器乐剧”这一新的剧种形式,也为民族音乐乃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将乐器人格化,将演奏故事化

     

        提起民族音乐,大家的印象无非是演奏者正襟危坐,或拉,或吹,或弹。《玄奘西行》突破了常规的民族器乐表现形式,它将演奏者的吹、拉、弹、唱和舞台表演有机结合融合一起,以故事性手法生动讲述玄奘西行的故事和中国音乐的前世今生,通过“音乐”和“语言”的双重表述,借助于服装、灯光和动作、造型及现代化多媒体舞美技术等,共组出耳目一新的艺术呈现。

     

        该剧对话、台词极少,故事情节主要靠音乐来推动。这部作品用了200多种乐器,既有笛、箫、琵琶、箜篌、古筝、阮等传统民族乐器,也有冬不拉、都塔尔、弹布尔等少数民族乐器,还有班苏里笛、西塔尔琴、塔布拉鼓等印度乐器。

     

        如何让那么多的乐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对主创团队是一大挑战。该剧作曲、编剧、总导演姜莹用了两年搜集资料完成剧本,然后进行音乐的编曲。她突出了乐器的主体地位,把剧中的不同人物性格用不同的乐器表现出来,并且将乐器人格化,将演奏故事化。比如,在《佛门》章节,使用了箫,箫被称为“民族乐器之君子”,声色韵雅、幽远,因此奏出的曲子也悠然、空灵,营造出缥缈、孤寂的氛围,透露出浓浓的禅意,从而把玄奘少年时在禅寺修行的生活用音乐表现了出来。在《潜关》章节,使用了埙,埙声具有低沉、苍凉的特点。剧中,艺术家吹出的埙声更是如泣如诉、摄魂夺魄,宛若一群流浪者忧伤的集体缅怀,完美呈现了边关的苍凉和孤寂。

     

    演员除了吹拉弹唱还要“唱念做打”

     

        在《玄奘西行》中,民族乐器演奏家们不仅要吹拉弹唱,还要“唱念做打”,在演奏的同时进行表演。

     

        该剧艺术顾问、著名电影导演冯小宁两年前得知中央民族乐团要创作这部作品时,提出的第一个疑问就是,这些演奏家们玩乐器是把好手,可他们会表演吗?

     

        首演的成功回答了冯小宁的疑问。那些常年“沉默寡言”而只用乐器表达自己的演奏家们,在舞台上,对白饱含感情,表演富有张力,让冯小宁惊呼“意外”。

     

        《玄奘西行》不仅打破了表演的界限,而且打破了舞台的界限——把舞台延伸到了观众席上。剧中有一段西域某国欢迎玄奘法师到来的场景,包括“玄奘”在内的所有演员都从舞台上来到了观众中间,他们边吹奏着乐器表达欢迎之情,边进行表演。那一刻,台下的观众沸腾了。他们不仅可以近距离地听演奏,看表演,还可以跟演员互动。

     

        《玄奘西行》出品人、中央民族乐团团长席强表示,中国民族音乐历史悠久,在唐代就是诗、乐、舞合一,要把传统的音乐形式进行传承发展,不仅要有器乐演奏,还要有戏剧表演、舞台设计,而这些都体现在了《玄奘西行》之中。在席强看来,将戏剧文化融合在民族器乐的舞台上,这是未来中央民族乐团来努力的方向。事实上,从《印象国乐》到《又见国乐》,中央民族乐团近年来一直在这方面进行试验和尝试,这才培养了一批在民族音乐领域,既能吹拉弹唱又会“唱念做打”的艺术人才。

     

        (本报记者 韩业庭)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