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如果没有各民族兄弟的帮助,我在南昌什么都干不成,更不要说开餐厅当老板了……”读着这封信,远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县扎瓦镇的79岁老人阿卜拉江·库万汗眼里又一次涌出了泪花。
信是儿子从江西南昌寄来的,虽已寄来多日,老人也看了无数遍,但她每天还是拿出来让孩子念给她听。她说,儿子的来信字里行间浸润了感恩与思念、友爱与团结,也感动了她。
写信人是她的四儿子阿卜杜拉·吾拉西木,已在南昌创业打拼15年。独在异乡的阿卜杜拉·吾拉西木凭借一股吃苦耐劳的韧劲,从一名打工者成长为在南昌拥有11家店面、10个摊点、32名员工的老板。面对来之不易的成功,阿卜杜拉·吾拉西木总是将一份功劳归结于帮过他的各民族兄弟。
2002年9月,阿卜杜拉·吾拉西木和妻子柔则·尼沙汗千里迢迢从新疆坐火车来到南昌卖葡萄。由于葡萄晚到了几天,没有收入来源的夫妇俩靠仅剩的40元钱过了3天:一个烧饼掰成两份吃,睡按小时计费的床位。好在随后到来的320公斤葡萄赶上了国庆假期,加上个个饱满味甜,很快一售而空。从那以后,夫妻俩开始在南昌老火车站附近做起干果生意。
“当时,在老火车站卖东西的新疆人很少。来往旅客看我大老远从新疆来不容易,每次买东西都不还价,还多买,买完后还说‘谢谢’。那一刻,我内心很温暖,觉得来南昌来对了。”回想起当初创业的日子,阿卜杜拉·吾拉西木记得那些点点滴滴。一年下来,夫妇俩赚了大约4000元左右。这对于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的阿卜杜拉·吾拉西木来说,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可是好景不长,南昌雨水多,沟通也不太顺畅,摆摊经常受阻。有时一天即使把老火车站、上海北路、中山路跑个遍,也挣不了几个钱。为开辟新路,2006年,闲不住的阿卜杜拉·吾拉西木将妻子留在南昌,独自去周边省市谋出路。一个偶然机会,在浙江萧山,他看着烙饼摊生意不错,就心生向摊主河南大姐学习烙饼手艺的想法。“河南大姐很热心,看我不容易,没有任何保留,尽心尽力教我。”学成后的阿卜杜拉·吾拉西木回到南昌,和妻子支起小摊,卖起了烤玉米、鸡蛋和烙饼。
“2006年至2009年是我创业的关键时期。”回顾创业生涯,阿卜杜拉·吾拉西木直言,那几年,他收获了信心,有了从流动摊点到固定店面改变的底气。他认识了不少朋友,亲身感受到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浓浓深情。
在阿卜杜拉·吾拉西木的嘴里,一个人出现最多:警察兄弟——时任南昌市公安局西湖分局南站派出所警长的徐勇。这些年,阿卜杜拉·吾拉西木每当遇到棘手的事,徐勇总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就拿2010年撤摊租店的事来说,徐勇就出了不少力。
那时,南昌加大对老火车站的整治工作力度,阿卜杜拉·吾拉西木的摊点就是整治对象之一。对此,徐勇和其领导找到他解释相关政策,劝他撤摊。起初,阿卜杜拉·吾拉西木不理解。经过反复劝说,他明白这并不是针对他的个例。于是,他开始着手寻找合适的店铺。但高昂的转让费及房东的顾忌,又让他犯了愁。最终,徐勇出面担保让他顺利租下了店铺,做起了羊肉生意。自此,阿卜杜拉·吾拉西木的生意走上了正轨,规模也逐渐扩大。“徐勇多次和我说,要我合法诚信经营,做出新疆人的品牌。”提起这个“警察兄弟”,他的眼神里满满都是感激。
在南昌的15年,阿卜杜拉·吾拉西木遇到了不少像徐勇一样的好心人,事业也因此蒸蒸日上。在收获帮助的同时,他也真诚地回馈着这片土地。
今年年初,阿卜杜拉·吾拉西木带着新鲜的羊肉和慰问金,看望了南昌15户困难群众、孤寡老人和残障人士。“我爱南昌,南昌是我的第二个家,南昌人都是我的亲兄弟,我们是一家人。不仅是我,我的孩子也这样想。”他说小女儿阿依夏木今年在南昌市上小学三年级,如今她是家中的“大人才”,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有时还给他当老师,教他说汉语。“现在大家都讲交往、交流、交融,只有从文化上去融合,才能在祖国大家庭中快乐幸福地生活。”
在阿卜杜拉·吾拉西木的心中,餐厅不仅是事业的开拓地,更是民族团结的小窗口。对于未来,他满怀憧憬。正如他在家书中和母亲说的那样:“妈妈,请您放心。无论在新疆还是南昌,我都会努力工作、好好生活的。我们同在祖国的蓝天下,都要幸福。”
(本报记者 王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