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05日 星期三

    罗丹:从“地狱之门”进入艺术天堂

    作者:沈大力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05日 13版)
    罗丹画像 资料图片

        “地狱之门”是罗丹最重要的大型组雕,原预定作为巴黎装饰美术馆的大门,也是罗丹年轻时三度投考巴黎美术学院全都名落孙山后砥砺前行,用雕刀为自己开凿的“神曲”入口。罗丹确实是在但丁《神曲》的“地狱篇”启迪之下,用毕生精力琢磨出了两百来个人、兽造型和周边系列浮雕,呈现一个“虚无世界”的混沌万象,从而实现了自己的美术幻梦。他的好友、雕刻家布赫岱尔归结:“‘地狱之门’里充满杰作。”其中最闻名的有“沉思者”“爱娃”和“吻”等独立佳作。

     

        而今,罗丹被视为声名显赫的雕刻“巨匠”,尽管他本人始终谦称自己只是一个“工匠”。眼下,法国正忙于启动纪念他逝世一百周年的活动。第70届戛纳电影节在放映由雅克·杜瓦隆新拍,文森特·林顿主演的影片《罗丹》,描述这位雕塑家一生追求完美艺术的历程。巴黎大宫殿举办“罗丹雕塑杰作展”,摆出“地狱之门”,让“亚当”和“夏娃”在两旁拥立。“沉思者”凝视他俩遭遇“失乐园”的命运,并以“吻”和“加莱义民”等169座雕塑原件来演绎欲火冲动、转而寂灭的“人间戏剧”。大宫殿展品充分反映出罗丹“道法自然”的不懈探索。他继承欧洲文艺复兴传统风格,卷入浪漫思潮,又拓展现代创意,开表现主义先河,影响了尔后的布拉克、马蒂斯、毕加索、贾科梅蒂和布朗库西。

     

        1917年,罗丹逝世前将他的主要作品捐献给国家,一百年来由巴黎市内瓦莱纳街的“罗丹博物馆”(俗称“碧茏府花园”)保存。值此罗丹百年祭,该博物馆推出从未展示、新近修复的大师遗作《赦罪》——一座高达两米、逝者自我表达“痛苦”的大型双体石膏像,令观众眼前一亮,得见雕塑家果敢非凡的创意。博物馆还特地邀请德国当代造型艺术家安塞尔姆·吉弗奉献他诠释罗丹1914年所写《法兰西大教堂》的现代演化,以显示逝者艺术的超前性特征。

     

        类似的罗丹作品展年内还要在加莱、南特、蒙彼利埃和艾克斯-莱班等市的美术馆举办。自然还有刚在奥布省的塞纳-诺让建成的卡米耶·克洛岱尔博物馆。诗人保尔·克洛岱尔的姐姐卡米耶跟罗丹是一对“欢喜冤家”,二人九年情爱酿出苦果。女方精神失常,受控三十年后孤寂地惨死在维尔奈沃-莱-阿维侬医院里。

     

        谈及纪念罗丹的纪念馆,不能不提到位于巴黎卫星城默东市、坐落在一片碧绿高地上、面对塞纳河流水的“辉光别墅”。笔者2012年曾在法国友人雅克·贝尼医生陪伴下到此处参观。这是一座路易十三风格的幽雅建筑,被罗丹于1895年竞拍买下。他携萝丝·伯莱晚年栖身于此,直至1917年辞世。罗丹于1917年1月正式娶萝丝为妻,25天后,萝丝死去,夫妻二人最终合葬在默东花园深处,墓上安置着组雕“地狱之门”里“沉思者”青铜镀铂的灰绿色雕像,仿佛在追梦畴昔。罗丹生时,白天在巴黎市中心的“碧茏府”花园辛勤劳作,晚上回到“辉光别墅”过夜,春夏秋冬,终年不辍。

     

        把“碧茏府”布置成博物馆是罗丹女友、作家列昂·克拉泰尔之女朱迪特的主意,罗丹欣然采纳,从1908年起在此雕塑。“辉光别墅”遂为第二罗丹博物馆,别墅花园里有一座玻璃大厅,里面摆放着“青铜纪元”“加莱义民”“吻”“阿丽亚娜”“行者”,尤其是“维克多·雨果纪念碑”和“巴尔扎克立像”等二百来个石膏或大理石雕塑模型,让来人看到一个雕塑家艺术工程最初的宏大规模。只是,一般旅游者都止步于巴黎市内的“碧茏府”,不知道默东这个偏僻幽静之地才是罗丹的真正故居,内中有如此丰富的藏品。对于美术研究者,“辉光别墅”自然是一个必到之地。

     

        罗丹死时,不曾得到国葬礼遇,故于今百年祭,法国人格外卖力。《费加罗报》载文道:“法国大举纪念罗丹逝世一百周年,以博物馆展览回顾故人的生平创作及他的缪斯。”说到此翁的“缪斯”,具体有情妇卡米耶·克洛岱尔及朱迪特·克拉泰尔以及他到咖啡馆挑选来的诸多模特儿。据说,朱迪特·克拉泰尔在艺术家死后搜集到他画的素描和水彩画达7000件,多为裸女,其中121幅作品被作者自己私藏进“秘密博物馆”,现由阿尔班·米歇尔发行,百年后始得见天日。

     

        依笔者所见,罗丹真正的“缪斯”是他与生俱来的“紊流”。他蔑视成规,一味跟着感觉走,声称:“吾灭除才华,任激情冲动奔放。”他雕刻裸女时,遇到不知如何处理胳膊,就干脆将它“截肢”。这类坚持艺无教条的秉性,在法国艺术电视台三月份接连播放的《罗丹的骚动》和《罗丹创“地狱之门”》等数部影片里反映得格外突出。罗丹正是在持续的骚动中开启但丁“地狱之门”的。《罗丹传》作者贝尔纳·桑比涅尔在叙述“地狱之门”的缺陷时写道:“这部组雕失之于作者的骚动心态。但丁主题在作者的精神里似大火烈焰一般,让他失去控制,难以驾驭自身。”桑比涅尔还据实剖析“永恒的春天”“保罗与弗朗契斯卡”“普赛克”“黑白双裸女”“水神”“巴特莎贝”“阿童尼之死”“拥抱”“沐浴的维纳斯”等一系列罗丹激情裸体作品。他指出,罗丹承继了古希腊的“裸体话语”,“他从身体的各个部分辨析感情表达。脸庞一般被视为心灵的单独透镜,面貌的活动好似精神生命力的唯一外露。事实上,通体肌肉无不显示内心的变化。一切都在表现欢乐或者绝望,宁静或者愤懑。伸臂舒胸可跟两眼和双唇一样微笑”。桑氏道出了罗丹雕塑艺术的绝妙。正因为如此,这位法国艺术家的作品走出国境,远播全球各地。

     

        美国费城模仿默东的“辉光别墅”外景,在大洋彼岸也建立了一座“罗丹博物馆”。到1929年,共收藏90件罗丹青铜雕和大理石塑像,39件石膏、陶土像,以及大量素描,馆藏相当可观。值此罗丹逝世一百周年,纽约、布宜诺斯艾利斯,非洲的阿比让和澳大利亚都要举办相关展览。

     

        一个37岁尚默默无闻的“工匠”罗丹,从“地狱之门”一跃进入了世界艺术的“天堂”。

     

        (作者:沈大力)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