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23日 星期五

    密绣情怀玲珑心

    ——新疆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让古老刺绣焕发新生

    作者:王瑟 王一坤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23日 09版)
    依扎提·古丽(右)和同伴在精心刺绣。王一坤摄/光明图片

        震天的锣鼓和喧闹的人群,影响不了新疆哈密密绣传承人依扎提·古丽精心刺绣的心情。她的身后是一幅幅精美的密绣作品展示,一针一线展现的是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最得意的作品就是‘民族团结一家亲’。”依扎提·古丽说,“我们哈密的密绣很多都来自于生活中的感悟。在生活中看到的、体会到的,我们都会用刺绣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幅‘民族团结一家亲’就是为了表达我们所有民族都是一家人的感情。能带着我最得意的作品来参加这样的展览,我感到十分荣幸。”

     

        日前,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第五届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周主会场活动在新疆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博物馆举办。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作为全国首个传统工艺工作站参加了这次活动。

     

    刺绣打动人心

     

        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成立于2016年3月11日。工作站的主要任务是在尊重当地文化传统和民间手工艺人的前提下,帮助当地恢复和弘扬消失及退化的优秀工艺和元素,改善传统工艺的设计、制作水平,培训人才,提高市场竞争力,带动就业和增收。短短一年,工作站通过雅昌文化集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哈密地区三方合作的方式,开发出了798种运用哈密刺绣元素的新产品,培训绣娘4170人次。

     

        工作站展出的抱枕等97件维吾尔族刺绣新品,将哈密维吾尔族传统手工刺绣与现代潮流元素重组,赋予其新的生命。看了这些作品后,吉木萨尔县幼儿园的6岁小朋友王茉齐说:“我以后也要学刺绣,给妈妈绣一件漂亮的衣服。”

     

        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不仅带动了维吾尔族绣娘通过刺绣实现增收,而且吸引了不少汉族、回族刺绣爱好者加入绣娘团队。她们用一针一线记录着生命的力量,每件服饰都带着手工刺绣的温度。

     

        今年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又组建了“最美绣娘”残疾人绣娘团队。这支残疾人绣娘团队会聚了汉、回、蒙古三个民族的25名绣娘,在此之前她们没有经济能力,但在学习刺绣并通过订单赚钱后,她们的自信心增强了,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

     

    刺绣展现生活

     

        传统文化只有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才能长久地传承下去。

     

        来自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古慧珊面对前来参观的游客侃侃而谈:“我们哈密的刺绣,每一件都融入了绣娘的内心活动。她们很多都是家庭主妇,她们刺绣的间隙也许要去看看炉子上的水烧开了没,也许要去照顾一下孩子,她们的作品与生活息息相关。”

     

        古慧珊刚从大学毕业,在谈到为什么加入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时,她这样说:“一开始加入工作站是因为想要找一份工作,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的。但工作一年后,我感觉好像离不开这个工作站了。这里的每一次活动、每一次的教学都是在挽救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让这些技艺不要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我觉得这是一份很有意义的工作。我现在也在闲暇时学刺绣,非常有意思。这份工作不仅体现了新疆的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还体现着不同领域的艺术交融,让人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精美的刺绣作品也装点着美好的生活。哈密“密作”传统刺绣产业成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的生动样本,更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促进各族群众在精神和情趣上向现代化靠近,促进了文化自信的提升。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