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是天津市蓟州区的“看家之宝”。党的十八大以来,蓟州区立足京津冀生态涵养区和天津市重要水源地的发展定位,相继打响了矿山复绿、于桥水库水源治理等生态治理战,同时大力发展绿色工业、旅游文化产业和生态农业,开启了绿色崛起的新篇章。
让绿成为城乡基色
开山采石的轰鸣变成了鸟儿的啼鸣,烟尘弥漫的空气变得清爽,光秃秃的矿山创面披上了绿装……这是生活在蓟州区城北大兴峪矿区周边群众最真实的感受。
历史上,建材业是蓟州区的支柱产业。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开山采石,为周边地区城市建设提供了充足的材料保障,但也让蓟州青山变得千疮百孔。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蓟州区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先后关停了县内400多家污染企业,并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从2013年开始,蓟州区在矿山复绿行动中,陆续投资28亿元,为东后子峪、渔山等8处废弃矿区“疗伤”,共修复创面337万平方米。近日,记者在大兴峪北矿区看到,原来山体裸露的陡峭坡面经过削方、平整,已种植下油松、快柏、毛白杨、白蜡等,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复绿更要增绿。这些年,蓟州区陆续投资58亿元,实施了国家生态储备林项目和京津风沙源二期工程,营造新林区近70万亩。驱车行驶在塘承高速蓟县段两侧,连绵不绝的绿化美景令人心旷神怡:100米宽的绿化带中,栽植了红、黄、粉、紫等多色彩的海棠、紫叶李、碧桃、金叶檀等花卉、灌木,搭配以银杏、杜仲等珍贵树种和杨柳等高大乔木。蓟州区委宣传部相关人员告诉记者,到2020年,蓟州区将织起一道覆盖城乡的绿色屏障,林地总面积将达到127万亩,林木绿化率提高到56%以上。
于桥水库是天津市民的“大水缸”。为确保一千多万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蓟州区从2013年开始在库区周边展开了新城建设、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文明生态村建设、畜禽养殖技术改造、林草湿地等生态治理工程。截至目前,共完成复垦土地5121亩,31个库区村1.9万人完成房屋腾迁,28个库区村1.6万人入住蓟州新城。与此同时,多项水源保护工程齐头并进,不仅有效解决了水库的面源污染,也极大改善了库区周边村镇的生态环境,形成了青山、绿水、林带、湿地交相辉映,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环境秀美的良好生态格局。
让绿成为经济特征
在48%的区域面积被纳入生态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蓟州区的回答是:严守“生态红线”,壮大生态经济。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自然资源,蓟州区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全区旅游产业直接从业人员1.5万人,间接从业人员7.5万人,去年全区共接待游客181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94亿元,占GDP的2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发展理念让蓟州百姓得到实惠,也促使该区将旅游产业规划图越画越精彩:全力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比如,以国家5A级景区盘山为核心的休闲观光旅游区,以长城、梨木台两大精品景区为核心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以薰衣草庄园和湿地公园为核心的环湖生态旅游区,以苗木观赏、蔬菜采摘、特色餐饮为重点的观光农业旅游区。
优良的生态环境也使蓟州区成为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加工、生物制药等绿色产业投资的热土。天津专用汽车产业园和上仓酒业及绿色食品加工区两个市级示范工业园区已累计落地项目100多个。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72家,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提高。不久前,蓟州区在北京举行招商引资推介会,100余家北京知名企业参加,涉及生物医药、旅游文化、大数据、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
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也在加快。目前,蓟州区累计发展高效农业15万亩,129种产品获得绿色和有机认证,年产绿色、有机农品10余万吨。其中,盘山磨盘柿、天津板栗、黄花山核桃、州河鲤鱼、红花峪桑葚被评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本报记者 陈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