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17日 星期六

    “扫地僧”给当下带来善意提醒

    作者:钟超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17日 02版)

        【新闻随笔】

     

        当下,人们受到太多的外在诱惑干扰,专注地做好一件事变得并不容易。此时,偶有朴素低调但功力深厚的“扫地僧”出现,也算是对时代匆匆脚步的一种善意提醒。

     

        日前,一张普通的照片在经社交媒体发酵后,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照片中,一位满头白发衣着朴素的老先生,在高铁二等座上埋头翻看资料,同时笔耕不辍地进行演算。粗粗一看,让人感觉这位老先生身体力行地展示了什么叫作活到老学到老。人们感叹的是,照片中的老先生刘先林又是一位“扫地僧”——他是中国摄影测量与遥感测绘行业的泰斗,曾两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其多项重大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结束了中国先进测绘仪器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

     

        看到这则新闻,不禁让人想起了前两年北京师范大学意外走红的“布鞋院士”李小文。同样也是一张朴素的照片,这位老先生清瘦的脸庞上蓄着一小撮胡须,一身黑衣,光脚穿着黑色布鞋,但他却是几何光学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遥感基础研究领域少数几位国际知名专家之一,被网友评为现实版的“扫地僧”:“一个沉默、不起眼的小角色,却有着惊人天分和盖世神功。”

     

        在这个众声喧哗的繁华世界里,人们的需求欲望都被充分激发,面对种种诱惑,保持内心的宁静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的品质,这也是人们对两位老先生持有敬意的原因。诚然,他们对社会的巨大贡献与朴素作风之间的反差,让他们有足够的理由接受社会的关注与赞美。但对他们自身来说,这或许只是多年来的习惯使然。孔子曾称赞学生颜回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是古代知识分子安贫乐道的精神写照,也影响了文人士大夫阶层的性格旨趣。

     

        真正的读书人都是以读书为乐的人,他们有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因兴趣而忘我钻研,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勤奋耕耘,自得其乐。于闲暇时刻,清茶一杯,手持一卷,读至会心处展颜一笑,自我沉醉于书本里面的精神世界,“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庶几为读书人最简易而又高妙的享受。陶渊明“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仍“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刘禹锡身居陋室,却慨叹“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苏东坡被贬黄州,但仍能豁达地享受清风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的陶然之乐。在急功近利、飞扬浮躁的年代,能够静下心来细细体会这种乐趣的人少之又少,而真正静得下心来钻研的人,既能享受到“人生有味是清欢”的恬淡闲适,往往也能有大成就、得大清明。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严肃对待学术研究的社会效果,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两位老先生用自己不经意的言行,为当代知识分子树立了榜样。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孔子所说的这种简单朴素的快乐观,不仅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于当今时代也有很强的参照意义。当下,人们受到太多的外在诱惑干扰,专注地做好一件事变得并不容易。此时,偶有朴素低调但功力深厚的“扫地僧”出现,也算是对时代匆匆脚步的一种善意提醒。

     

        (作者:钟超)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