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谈】
“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各中小学、幼儿园举办花样繁多的竞赛、表演活动,不少学生忙得焦头烂额。一些低幼儿童则给家长领回一堆“作业”:买礼品,做手工,排节目,搞比赛……“儿童节”仿佛变成了“家长节”。
让家长适度参与学校活动,既能增进亲子感情,又能实现家校共育,本无可厚非。但一些学校过于追求“轰动效应”,贪大求全,喧宾夺主,让孩子变成配角甚至旁观者。这既违背儿童意愿,又增加家长负担,实不可取。
当年设立国际儿童节的初衷,是为了反对虐杀儿童和毒害儿童,呼吁更多人关注保障儿童的生存权、抚养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今天庆祝儿童节,不妨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多听听孩子的心声,把权利还给孩子,让他们做一天自己的主人。
(作者:周仕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