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丽娃河缓缓流过,丽娃河畔的故事从未走远。在华东师范大学,档案库成了思政工作取之不竭的思想库,“丽娃档案”系列丛书成了校园的知名文化品牌。
前不久,《华东师大档案馆藏名人手札》编纂出版,“陟彼兰台,斯文在兹——档案馆藏名人手札展”也同期展出。这批名人手札中有蔡元培、赵家璧、王伯群等近百位近现代名人的书法墨迹,传递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典雅规制的传统书信格式,可见当时师生、友朋、同仁乃至学宦往还之道等传统礼仪,让95后的大学生们直呼长知识。
从2013年起,华东师范大学在推进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过程中,将学校历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着力开辟校史育人的新方法,通过挖掘校史中的文脉传承和人文积淀,将静态的档案史料转化为动态的育人资源,让思政工作活起来。
发掘校史,以文脉滋养人
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是大夏大学、光华大学。2014年5月,华东师范大学先后编撰出版《大夏大学编年事辑》《大夏文萃》《大夏大学:90年90人》,从历史、人物、文化三个层面进行研究探索,解读校史中的科学、文化、教育等精神遗产,努力建构出一个立体的校史研究谱系。这批校史研究成果,丰富了学校的历史文化积淀,也已成为学生思政工作的重要素材。此后,学校又陆续编撰出版了《光华大学编年事辑》《光华文萃》《光华大学:90年90人》《王伯群与大夏大学》《张寿镛校长与光华大学》等校史书籍。
学校还经常邀请学生参加新书发布会、读书座谈会,使校史知识得到了有效传播。前辈先贤的治学精神与道德风骨,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食粮,为校史育人提供了鲜活教材。
在华东师大档案馆馆长汤涛看来,对于大学生而言,心灵的家园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大学。高校的校史校训是一部饱含文化密码和精神特质的生动画卷。校史之于学校,如国史之于国家,是师生和校友重温初心、寄托人文精神的心灵故乡。
渗透课程,以历史影响人
校史文化是一所大学代代师生共同创造和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它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今,校领导集体开讲校史,已经成了学校的一大传统。华东师范大学坚持“权威讲座—系统课程—专题座谈”的校史育人联动模式,收获了良好的效果。
3年前,华东师大党委书记童世骏带头为新生开讲校史第一课。其他校领导和老领导也结合自身专长为不同专业的新生讲述学校的历史文化和发展沿革。这一举措,实现了每年近9000名新生入学校史教育的全覆盖。
早在6年前,华东师范大学从课程建设入手,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设全校范围内的“校史文化解读”公共选修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校史教育。越来越多的学生投入校史馆讲解志愿者的行列中,身体力行传播校史,还有学生专赴香港中文大学,探寻前身学校大夏大学香港分校的发展历史。学生们为学校的前辈先贤和办学底蕴深感自豪,也在思考自己如何传承师大历史、有意义地度过大学生活。
策展校史,以故事感染人
在探索校史育人的路径中,华东师范大学围绕时事热点,紧扣时代脉搏,通过生动直观的主题展示,构建良好的校史文化生态。
大型巡回展览“勿忘前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沪西抗战史料展”,通过历史影像、历史照片和地图、证书、货币、书刊等抗战时期的原初实物,展示大夏大学3次内迁、在炮火硝烟中坚持办学、师生参加抗战的史实。学校曾发掘出1937—1949年间的500份学校前身大夏大学、光华大学未被领取的毕业证书,为此专门策划“500份毕业证寻找主人”的活动,用档案帮助500位名校友圆跨世纪的大学毕业梦。
“父子学人的家风传承”主题展览,精心挑选张寿镛、张芝联父子,钱基博、钱钟书父子,鲁继曾、鲁平父子,王伯群、王德辅父子,赵家璧、赵修义父子,褚绍唐、褚君浩父子等华东师大及其前身大学6组父子学人,展示家风家训。一场“我在档案中找到他/她”专题展则让学生对“爱在华师大”有了更深的理解。一组照片讲述周有光与张允和、陈汝惠与李荷珍等5对卓越的校友伉俪从校园牵手到携手并肩的传奇人生。有学生观展后说,现在真正明白了,师大之爱是对国家、社会和人生的大爱。
“随着互联网进入新媒体传播2.0时代,将校史文化与社交媒体、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相互结合,能给校史文化带来叠加甚至裂变的传播效应。”汤涛说,校史文化传播要实现以大学生为中心的观念转变,借助新媒体和互联网,更要创新校史党史传播方式,让校史育人进头脑、入人心。
(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