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26日 星期五

    “我爱祖国的蓝天”

    ——无人机飞行员李浩的精神密码

    作者:本报记者 陈劲松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26日 03版)

        【时代先锋】

     

        “我爱祖国的蓝天,晴空万里阳光灿烂……”每当唱起这首《我爱祖国的蓝天》,李浩总会不经意间眼眶泛红。凝望祖国版图,李浩说:“我飞行过的地方,在这里、这里、这里,还有这里、这里……”

     

        顺着李浩手指的地方看去,这里是白山黑水、齐鲁大地、江南水乡,这里是雪域高原、大漠戈壁……30多年间,李浩飞出了一条壮美的航迹。

     

        那年5月,李浩迎来47岁生日。那一天,他突然想让时间走得慢点。因为,还有一年,他将到达最高飞行年限——48岁,停飞。

     

        20世纪80年代初,李浩从高中考入航空学院,成为一名飞行学员。血气方刚的他,盼着飞初教机,盼着飞高教机,盼着毕业到部队飞战斗机。

     

        怀着飞最先进战机的梦想,李浩斗志昂扬,驾驶一架架新型战机飞向蓝天,用汗水和努力不断超越自我。“飞了30年战斗机,一旦不飞了,真不知道干啥了。”李浩还没有飞够,他还舍不得离开部队。得知空军组建某无人机部队,李浩精神为之一振,便决定加入这支新型作战队伍。

     

        “李浩常说自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某部站长陈士勇与李浩并肩战斗4年多,朝夕相处中他渐渐读懂了这个老飞行员。

     

        翻看李浩的飞行履历,他的每一次选择,那么平常,又那么从容。那年,空军组建无人机部队,李浩打起背包来到南方小镇。他告诉妻子:“南方好,退休了适合养老。”妻子甜甜地笑了。接着,转战山东。他告诉妻子:“有山有泉赛江南,齐鲁大地也挺好。”妻子又笑了。后来,奔赴西北,李浩却说:“我可能要留在那个地方了。”在常人眼中,戈壁滩荒凉、艰苦、寂寞,但李浩看到的却是适合潜心训练的环境——内地无法相比的净空条件,远离喧嚣的都市。

     

        如今,李浩的心已然在戈壁滩扎根,如红柳一般。同李浩一路走来的无人机飞行员陈永超说:“他的心中有情怀,眼里才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一张单人床、一个铁皮柜、一张老书桌、一把旧凳子、一台饮水机,李浩的宿舍再也找不出另一件家具。“这是我见过的条件最差的飞行员宿舍。”妻子张素娟来队探亲,看到眼前的一切,哭了。

     

        “正因为条件的艰苦,才感受到事业的光荣;正因为创业的艰辛,才领略到奋斗的乐趣。”李浩告诉妻子,作为无人机“第一茬人”,这点苦不算什么,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本报记者 陈劲松)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