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杜飞进
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创新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北京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紧紧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聚焦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着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创新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政府职能转变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把落实政府责任、完善政策体系、提高服务效能作为主要任务,切实推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提升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
强化政府主导,坚持顶层设计,制定出台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意见》“1+3”政策,明确提出到2020年率先完成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达标任务。创新工作机制,在市级层面由市文化局牵头,联合发改、财政等19个部门,建立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强工作统筹。促进市区联动,全市16个区均已建立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将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形成了推动公共文化建设的整体合力。开展首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将创建工作与绩效考核结果、财政转移支付挂钩,以典型示范带动全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整体提升。
加大扶持力度,扩大市财政对文化投入的规模,调整资金投入方式,取消大额专项资金,由统钱分钱向统事谋事转变。设立北京宣传文化引导基金、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影视出版基金,每年投入3亿元,定向资助和奖励重点文化活动、重要主题宣传和重大题材创作,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制定完善针对艺术创作、舞台展演、低价票补贴等扶持政策10余项,加大文化惠民力度。
促进协同发展,签署京津冀三地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积极发挥行业组织在培育区域文化市场中的重要作用,组建京津冀演艺联盟、图书馆联盟等,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发挥地缘优势,积极举办文化展演活动,组织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精品剧目展演、群众文艺节目展演等活动。扎实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建设,制定实施副中心文化建设规划,确定建设北京歌舞剧院、运河图书馆、运河博物馆等重大基础设施,预计投资近50亿元。
公共文化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尊重市场需求和群众需要,提高供给效率,也要注重社会效益和文化导向,加强思想引领,通过创新供给方式和载体,促进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的整体提升。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离不开传统文化,要做好有形文物的保护修缮,深入挖掘文物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同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共识、成风化人的重要作用。
拓展公共文化新空间。擦亮历史文化名城“金名片”,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契机,加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园腾退力度,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转化为公共文化设施资源。启动编制西山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运河文化带建设发展规划,探索历史文化区域性整体保护的实施路径。开展主题性文物修缮,统筹古建筑保护与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
推出非遗保护新举措。推动非遗保护立法进程,开展非遗“名家传艺工程”,完善传承人才结构。组织非遗认定奖励工作,对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培训基地、优秀实践项目给予奖励。制定发布《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办法》。开展京剧流派传承创新工程,与专业院校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动戏曲流派传承创新。打造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举办北京文化戏曲周,发起成立戏曲文化发展联盟,2016年上演全国各地不同剧种的经典剧目40余场,促进了戏曲艺术交流交汇。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通过加强统筹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让更多的基层群众享受文化改革发展红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