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上午10点,距离告别仪式还有半个小时,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已经在八宝山殡仪馆东厅前肃穆排列,为送别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吴文俊。人群中有白发苍苍的长者,也有青春正盛的少年,有吴文俊的朋友、同事、学生、晚辈,也有从不相识的陌生人,他们从上海来、从天津来、从西安来……静默着、等待着,为送这位老人最后一程。
生命总有终点,但精神永世流芳。吴文俊去世后,国际著名数学家、哈佛大学教授萧荫堂发来唁电。他这样评价吴文俊:他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一位充满智慧的科学巨匠,一位有奉献精神的爱国主义者,一位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谦谦君子。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王跃飞说:“这个评价最为全面,也非常中肯,高度概括了吴先生杰出的科学成就与崇高的精神世界。”
吴文俊的科学成就,令人难以望其项背。王跃飞说,在拓扑学的发展上,吴文俊承前启后、化繁为简,让拓扑学走上了一条“简洁、漂亮”的道路。吴文俊提出的“吴示性类”和“吴公式”,以及“吴示嵌类”“吴示浸类”“吴示痕类”等一系列拓扑学中的基本概念,成为拓扑学发展的重要基石;他开创的数学机械化领域,提出用计算机证明几何定理的“吴方法”,被认为是自动推理领域的先驱性工作。
不仅如此,让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汪寿阳印象最深的,还有吴文俊对相关学科的敏感与战略眼光。“运筹学与吴先生研究的领域还是比较远的,但他以一位大科学家的学术鉴别力和敏感性,始终关注和支持这一学科的发展。”汪寿阳说,1983年底,印度一位数学家发明了一种算法,能够解决大规模线性规划的问题,“线性规划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数学方法,在解决复杂任务规划中非常有帮助。”吴文俊马上意识到这种算法的重要性,从国外朋友处要到印度数学家的手稿,“交给我们认真研究,使我们成为国际上较早开展相关研究的学术机构,在相关领域跻身国际先进水平”。
如果只是这样,吴文俊只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但他如此令人敬仰、让人如此思慕怀念,更是因为他的谦谦君子之风。王跃飞说:“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稀缺的品质。”
至今,人们仍津津乐道于吴文俊毅然从法国回到祖国的事迹,但很少人知道,直至暮年,他仍然挂念着国家科学发展。据王跃飞回忆,耄耋之年的吴文俊依然关心中国的发展,每每中国科学家做出重大成果或看到涌现出优秀的青年学者,都能让他高兴好几天。王跃飞说:“有一年,国家领导人看望他,他反复说起两件事,一是中国已是数学大国,但还要成为数学强国,二是中国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吴文俊记得每个帮助过他的人,始终心怀感激。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所长张纪峰回忆,在吴文俊90岁的生日会上,“他拿出两三页纸,上面写了很多名字和单位。他说这些都是曾经帮助过他的人,要谢谢大家,他一一念出,连帮他安装过计算机、换过接线板的人,他都记得住名字”。但对于自己曾帮过的人,他从不表露。吴文俊的学生、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小山说,他博士毕业时,美国高校主动来信邀请他去做博士后,“我去了以后和教授聊天,才知道是吴先生推荐的我,可吴先生从未向我提起……”
(本报北京5月11日电 本报记者 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