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论坛·温故】
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题为《深化合作伙伴关系 共建亚洲美好家园》的演讲,他指出:“和平发展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内在基因,讲信修睦、协和万邦是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内涵。近代以来,外敌入侵、内部战乱曾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中国人民深知和平的宝贵,绝不会放弃维护和平的决心和愿望,绝不会把自身曾经遭遇的苦难强加于他人。”
习近平主席这段朴实而真诚的话语,道出了“和”这一来自东方国度——中国的主张。习近平主席将这种思想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关系全人类的福祉,它不同于某些霸权主义国家的所谓“同盟”共同体。它表明中国正以“合作多赢”的新理念积极参与全球事务,为人类未来规划和设计一个理想的远景目标,建设一个跨文化、种族、宗教、社会制度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虽然是一个新概念,但却是一个极其古老的事实,尤其在中国,渊源极远。中国自古就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加之族群众多,在上古时期,就已经是小邦林立。中国原始社会的鼎盛时期是尧舜时代,鉴于当时“天下万邦”的社会现实,尧提出了一个道德理念:“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即主张先由家族和谐,扩展到社会和谐,乃至不同邦族之间的和谐。“协和万邦”由此成为中国文化的基因与核心价值之一。
中国文化“协和万邦”的理念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中华民族融合的历史在世界上堪称典范。这一点钱穆已经指出过。他说,西方思想源于古希腊,希腊不过如古代的齐国一样大,而其中城邦有一两百个。一个城市中又各有不同的政府组织,有的是贵族政治,有的是共和政治,有的是代议政治。希腊始终没有融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只有所谓“城邦政治”。整个希腊时代一直如此。欧洲人从古希腊一路下来的文化传统,从未有过如中国自古以来统一和平的一套“天下观”。
尧的“协和万邦”思想为历代政治家和思想家所继承和弘扬。比如产生于商、周之际的《尚书·洪范》就说:“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告诫统治者处事要公正,去除一己之偏爱,好恶一同于天下。《春秋左氏传》也说:“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春秋末期,孔子创立儒学,提出仁爱思想:“仁者爱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主张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和而不同”,和平相处。战国时期孟子则提出“仁政”思想,强调要尊重他人的生命与财产。孟子说:“春秋无义战。”他对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强凌弱,众暴寡”“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现实提出严厉批判,称“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到了北宋时期,张载写了一篇著名的《西铭》,提出“民胞物与”思想,认为“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张载把天地当作一个大家园,天下的人都是兄弟,天下万物都是伙伴,自己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分子,有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我们要运用中华文化“协和万邦”的理念和智慧,将自己的成功与全世界人民分享,努力引领并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与形成。这将是中国文化对人类作出的伟大贡献。
(作者:姜广辉、禹菲,分别系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