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09日 星期二

    中国学者书写的英国历史

    ——钱乘旦主编的《英国通史》读后

    作者:胡莉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09日 16版)
    《英国通史》(6卷本) 钱乘旦主编 江苏人民出版社

        由北京大学钱乘旦教授主编的6卷本《英国通史》,总计250万字,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多卷本英国通史著作,该书的出版,表明我国学术界对英国历史的认识与研究已达到新的水平。

     

        直到改革开放之前,国内出版的英国通史著作都是翻译作品,这些译著有助于读者了解英国历史的基本知识,但都不是中国人自己研究的成果,不能表达中国人对英国历史的理解;而拿不出自己的见解,就不能有效地与国际学术界开展对话。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学者出版了多部单卷本英国通史,这些作品满足了当时国内的需要,也表达着中国学者对英国历史的看法。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无论是一般读者还是从事英国史专业学习与研究的读者,对英国历史各方面知识的需求与日俱增,单卷本英国通史已经满足不了社会需要,因此撰写一部适合多层次读者需求的英国通史就显得十分必要。6卷本《英国通史》从2006年开始策划,经过长达10年的努力,于2016年面世。该书一经面世,就被多家媒体推上热销图书榜单。不得不说,这部书来之不易,但适逢其时。

     

        一部好的通史著作需符合两个标准:第一,知识的全面性及准确性。第二,是否成一家之言——这是通史作品的生命力所在。6卷本《英国通史》具备这两个特点。

     

        关于知识的全面性:在纵向上,这部书写了上至远古、下至戈登·布朗时期的英国历史,全书“尾声”部分并提到特蕾莎·梅当选英国首相。在横向上,这部书覆盖了英国历史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民族、军事、战争、外交、乡村、城市、帝国、思想、文化等,每一方面又包含很多内容。这就呈现出一幅丰满绚丽的历史画卷,而不是以政治经济为主的“传统”历史。

     

        关于知识的准确性:这部书有近20位作者,来自国内多所高校,他们都是从事英国史研究与教学的专业学者,从他们攻读博士学位起就研究英国史,而且在书中承担的部分,都是他们各自专长的研究领域,甚至是博士论文的写作领域。他们都有过国外学习的经历,不仅熟悉国际学术发展,而且具备与国外学者共同研讨英国历史的能力。因此,这不仅是一部由专业史学工作者撰写的英国通史,而且是一部能与国际学术界接轨的英国通史。全书大量使用档案文献及论文专著,包括最新的研究成果,所以它又是一部能够追赶最新学术动态的英国通史。可见,在知识的全面性及准确性方面,这部通史能够满足读者的需求。不过,能否成一家之言才是通史著作能否成为经典、流传久远的关键,在这一点上,6卷本《英国通史》独具优势。

     

        钱乘旦教授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世界史专业博士,深耕英国史已近40年;本部通史的大部分作者都曾受教于他,其他作者也基本上和他师出同门。如此组成的作者队伍在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上早已形成默契,而钱教授在英国史领域的学术声望使整套书的观点和思路整合水到渠成。在写书过程中,钱教授从章节目录到各部分内容都与每一位作者做深入交流,确定写作方案,明确观点思路;写作开始后他又与作者频繁沟通,及时解决问题,保证全书的前后衔接。初稿形成后,钱教授花了近两年时间修改全书包括统一文风,最终完成这部体系完整、风格一致、文字流畅而具有独特学术观点的鸿篇巨著。由于历史有连贯性,如果不能对整部英国史作全面而统一的阐释,那么各卷之间和各部分之间都会发生冲突,甚至出现彼此矛盾的现象,这在众多作者合作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但是在这部通史中不存在这种情况,这完全得益于钱乘旦教授对英国历史的全面把握以及作为主编对主编工作的高度责任感。

     

        从这部通史中,读者确实可以看到一家之言,比如它把都铎王朝和革命世纪统合视为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期(第三卷卷名即为《铸造国家》),指出都铎王朝的历史作用即在于开启了英国“国家建构”的进程并使英国第一次成为一个“欧洲大国”,而17世纪革命虽然推翻了专制王权却未能建立新制度,因此未能完成历史的使命,完成这个使命的历史事件是光荣革命,因此光荣革命在英国历史上有重要地位。再比如对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这个问题,该书认为除种种经济因素外,18世纪宽松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使创造性的生产活动有可能进行,而这样的宽松环境又是17世纪政治演进以及制度变化的后果。总体而言,这部通史体现着中国学者自己研究的成果,它不是对外国作品的译介,也不是对西方学者的模仿,它表达了好几代中国学者对英国历史的长期探索,更体现了改革开放以后新生代中国学者的学术自信和历史思考。读完这部书,读者也一定会对英国历史的和平、渐进、改革的道路印象深刻,这对于我们思考中国今后的发展方向有启迪意义。英国式道路是本书写作的一个重点,也是对英国历史的重要认识。因此,读这部通史,不会有多作者写作的拼凑之感,它体现了当代中国学者对英国历史的完整看法。

     

        由此看来,6卷本《英国通史》不愧为一部上乘的通史作品。此外,这部书在文字上有一个重要特点:语言简练,短句居多,符合中文表达习惯,没有西化陋习。这得益于主编的辛勤劳动——毕竟,250万之巨的文字是主编一字一句梳理下来的。中国人写外国史,要以中国人感觉最舒服的文字表达出来才最有吸引力,西化的文风应杜绝。

     

        (作者:胡莉,系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