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09日 星期二

    让考古走出“象牙塔”

    作者:韩业庭 陈童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09日 05版)
    浙江省杭州市,小观众在杭州博物馆里进行虚拟考古。龙巍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北京,首都博物馆举行“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市民在观看展品。李三弦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游人在观看考古工作人员挖掘圆明园西洋楼遗址。赵思衡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江口沉银遗址发掘出的银锭。王勤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江口沉银考古发掘现场。王勤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公共考古·让考古走进大众】

     

        编者按  

     

        从“丹东一号”沉船到海昏侯墓,再到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近年来借助媒体的传播,曾经十分冷僻的考古渐成公众关注的热点。考古工作也开始走出“象牙塔”,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考古不再是专业考古人员的事情,积极开展公共考古工作——尊重公众拥有了解、接触和利用考古遗产的权利,让考古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社会共识,理应成为考古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王涛是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教师,其专业是考古学。10年前,他的“考古工作”可能除了上课、考古发掘,就是写写论文——简单而纯粹。10年后,他的身影出现在了考古讲座、考古主题宣传活动现场,向公众普及考古知识以便让考古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共识。王涛也由此多了一层身份:首都师范大学公众考古学中心负责人。

     

        王涛的经历是近年来公共考古兴起的一个缩影。从无到有,从零星到普遍,近年来公共考古发展势头迅猛。然而,从事公共考古工作的人大多依靠的是兴趣和激情,缺乏规划、没有保障等问题日益显现,在努力工作之余,“王涛们”也在心底思考:公共考古如何能够走得更远。

     

    打牢学科基础

     

        尽管公共考古实践进行得如火如荼,但在一些看似很基础的问题上,业界和学界都尚存在争议和分歧,比如该叫“公共考古”还是“公众考古”的问题。另外,存不存在公共考古学?公共考古是否应成为一门学科?对此,学界也一直争论不休。

     

        公共考古学术体系不健全,缺乏理论支撑,导致对一些问题的认识缺乏统一性,也让公共考古实践缺乏系统性、规范性。

     

        王涛介绍说,公共考古学在英、美等国家,早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因此我们在继续进行公共考古实践的同时,要加快学科建设的步伐。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高蒙河长期从事公共考古工作。他曾公开解释,开展公共考古的目的,是使考古与社会或公众之间结成利益一致的社会关系共同体或联合体。

     

        “因此,公共考古关注的远不止考古本身,还包括考古与政治、经济、旅游、遗产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王涛说,“只有从理念上把这些捋清楚了,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在王涛看来,公共考古工作得以开展的一个前提是,首先得让公众明白考古学是一门科学而非一场好玩有趣的活动。所以,在进行公共考古传播的时候,不能只为满足公众的猎奇心,而应让他们明白考古工作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高蒙河在近日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公共考古·李庄论坛”上谈到我国大学的通识考古教育问题时说,考古教育是公共考古实践和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通识考古教育又是考古教育形态的重要内容。同时,他也建议面对非专业群体,要将考古学的专业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故事性结合起来。

     

    加强顶层设计

     

        公共考古主题微信公众号“挖啥呢”的创始人奚牧凉,是北大文博学院首位以“公众考古”为研究方向入学并毕业的研究生。“非专业人士不明白这个专业到底是干啥的,专业人士则认为选择这个专业是不务正业。”奚牧凉曾经遭遇的尴尬也是目前公共考古尴尬处境的一个真实写照。

     

        “这些年做公共考古工作,靠的主要是自己的兴趣,也占用了大量的业余时间。”王涛说,“但这些工作往往跟科研关系不大,出不了什么研究成果,所以对平时校内考评等也没有多大帮助。”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共考古中心主任刘志岩指出,当前的公共考古工作缺乏保障机制。虽然从高校到科研院所,很多单位都设立了专门的公共考古部门,但公共考古无论在人力还是经费方面都缺乏保障。

     

        相较于人和钱这些比较实际的问题,公共考古在大方向上到底该如何走、往哪里走,仍然缺乏理论指导。刘志岩说,大多数公共考古工作都是个体在单打独斗,随机性强,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这影响了公共考古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王涛呼吁加快公共考古工作的制度化建设,比如呼吁专业的考古人员更多地把研究成果拿出来与社会分享,更多高校加入公共考古的队伍中来,强化高校的考古通识教育。

     

    创新活动形式

     

        在刘志岩看来,公共考古的影响力还不够大,很多活动仍然局限在考古圈内。今后,公共考古要进一步走进民众,走进不同的阶层,走进不同的群体。

     

        “公共考古不仅仅是向中小学生之类的群体进行考古和文化遗产知识的普及,而应是面向全社会、分层次分对象开展,比如政府官员就应是公共考古传播的一个重要对象,因为他们掌握着政策的制定权,如果能够增加他们的考古文博知识,提高他们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那就能帮助他们提升决策的科学性。”王涛说。

     

        从对“丹东一号”沉船的水下考古到对“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的发掘,近年来公共考古实践影响力的大小,都跟考古本身的受关注度紧密相关。因此,刘志岩建议公共考古要善于借势,充分利用考古大事件开展公共考古工作。

     

        在江口沉银考古发掘期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志愿者在江口沉银遗址参加了多种多样的田野考古实践。“这种形式的公共考古活动已成为社会公众与专业考古人员互动的桥梁,成为公众了解科学考古工作的窗口。”刘志岩说。

     

        日前,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选取圆明园内的西洋楼遗址作为北京市第一处公共考古场所,面向社会开放,游客可近距离观看考古人员发掘西洋楼养雀笼的全过程,相关网络直播更是有10余万的观看量。业内人士认为,西洋楼遗址边发掘边展示的形式值得学习和借鉴,因为这种方式能充分发挥考古遗址公园的优势,使之成为公共考古大放异彩的舞台。

     

        此外,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VR、AR、全息等媒体技术的日渐成熟,专家们建议公共考古人员应大胆使用新技术,从而让公共考古活动更多样、更活泼。

     

        (作者:韩业庭 陈童)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