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科大讯飞公司的“讯飞听见”走进人民大会堂,利用人工智能实时语音转写技术将总理的声音同步转写成字幕,其速度和准确率让人惊叹。华丽亮相的背后,是团队3年多的探索和尝试。
“我们所做的工作国际领先,在核心技术研究和产品化工作上都没有太多成熟经验可供参考。我们会在某个具体功能上反复尝试。最痛苦的是,有时整个团队在一个方向上投入了数月精力,最后还是发现走不下去。”“讯飞听见”技术总监、80后苏文畅回忆起研发的过程。
在“讯飞听见”团队,85后、90后已成为中坚力量。大家发挥各自特长,协力推动产品优化升级。
“虽然我们曾经历挫折和失败,但积累的经验,获取的用户使用习惯、场景数据等,对后期方向选择、产品功能优化等提供了有力支撑。”苏文畅坚信,技术的提升会让更多的场景走向实用门槛。“讯飞听见”团队正在攻坚语音转文字后的文本处理与说话人分离技术,预计3至5年后,无须人工干预即可在会议结束时生成相应材料的人工智能技术将从理想走进现实。
除了“讯飞听见”,科大讯飞的晓译翻译机因能识别转换维吾尔语、英语、日语、韩语等十几个语种成为人气“网红”,网友感叹“翻译马上就要失业了”。
晓译翻译机产品经理马家领介绍,当初在新疆看到汉族和维吾尔族语言交流困难,于是便有了研发一个汉维翻译便携产品的想法。“然后我们深入乡村调研,跟维吾尔族同胞一起反复打磨产品,砍掉所有花哨功能,聚焦在翻译功能上。可以说,晓译翻译机是汉族和维吾尔族共同打造的产品。”
马家领谈到,在维吾尔语方面,晓译翻译机已经做到全球独一无二;在中英口语翻译上,已达到六级水平,但这与高质量的翻译还有一定差距。在他看来,机器翻译等人工智能技术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类,而不是取代人。未来,他们将在多语种识别上加大投入。
“当前,世界各国都把人工智能作为未来重要发展方向。未来的人工智能竞争,一定程度上是大国与大国之间的竞争。作为一名人工智能从业者,我们也感受到了这种沉甸甸的压力。”马家领直言。
短评
小工程师扛起大使命
“讯飞听见”、晓译翻译机及其背后的研发团队,是人工智能研发领域的一个缩影。系统架构师、基础服务架构师等新工种,正在前沿科技中攻坚克难。没有成熟经验可供参考,他们就不断摸索尝试;没有足够的知识,他们就下乡调研不断充实……一个个小而精的应用,经由人工智能研发工程师之手,逐渐从理想走进现实,便利了工作,改变了生活。
今天,他们或许仍在实验室绞尽脑汁寻求突破,或许正头顶烈日行走在田间采集方言。他们没有停留,也不能止步,因为这些80后、90后工程师们承载着一个大使命:“在中国,用人工智能改变世界”!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作为“黑科技”的研发者,他们正引领中国经济实现“新发展”。
(光明网记者 邱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