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点行业和保障措施。“十二五”时期文化部提出了“文化产业倍增计划”,突出“总量增长”;“十三五”时期则重视“质量提升”,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这从战略定位上与国家“十三五”规划一脉相承;在具体实施上又列出8个专栏22项重大工程和项目,增强了可操作性。近两万字的《规划》,为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立下“四梁八柱”,其中有哪些亮点和重点?相关专家作了解读。
“三大战略”定位文化产业新布局
《规划》提出“到2020年,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培育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和增长带,全面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记者注意到,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到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和增长带”。
“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和增长带,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有国有战略作支撑,符合国家区域发展总体定位。”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祁述裕参与了《规划》的起草,他指出,《规划》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发展战略”为引领,优化发展布局,引导各地根据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祁述裕预测,随着《规划》的落地,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文化产业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工程和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将成为“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尽管只是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工作的总体规划,重点发展演艺、娱乐、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网络文化、文化旅游、艺术品、工艺美术、文化会展、文化装备制造等文化系统的11个相关行业,但规划的视野却是面向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立足区域发展大战略,符合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祁述裕说,《规划》提出“要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承载文化记忆和乡愁;鼓励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充分挖掘特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产业群,促进就业和增收。
“文化+”和“互联网+”,融合发展是“主流”
“‘提质增效’‘创新发展’‘治理能力’是规划的三大主题词,而‘融合’则是贯穿规划的主旋律,顺应了当前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仔细研读《规划》,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教授齐勇峰道出了自己的体会,《规划》以“文化+”和“互联网+”为着力点,推动多领域、全方位的融合——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融合,文化产业不同门类的融合,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这样能进一步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为国民经济和社会转型升级注入文化活力。
“《规划》总结了近年的融合实践,提出了更有针对性的融合路径。”齐勇峰敏锐地发现了一些融合的新提法:鼓励合理利用工业遗产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与建筑、地产等行业结合,注重文化建设与人居环境相协调,以文化创意为引领,加强文化传承与创新,建设有文化内涵的特色城镇,提升城市公共空间、文化街区、艺术园区等人文空间规划设计品质;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以旅游扩大文化的传播和消费;推动文化产业与农业有机结合,合理开发农业文化遗产,支持发展集农耕体验、田园观光、教育展示、文化创意于一体的特色农业;支持开发承载中医药文化的创意产品。
“我国网民规模超过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移动互联网向人们的生活深入渗透。”齐勇峰看到,《规划》顺应互联网发展的大趋势,提出促进互联网高新科技在传统文化行业中的应用,推进传统文化行业在内容创作、传播方式和表现手段等方面创新,线上线下融合,要推动传统文化行业的转型升级。
增加文化产业有效供给,扩大文化消费
“《规划》从供给和消费‘双向发力’,引领‘十三五’文化产业进入良性循环的新轨道。”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傅才武从“推进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解读规划。
傅才武强调,“十三五”文化产业的一个发展目标就是要让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更加完善。为此,《规划》尊重文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要营造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推动文化产业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紧密结合,充分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
弘扬传统文化,增加文化自信
前不久,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这次的《规划》也十分重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推动文化资源活起来,以中华美学精神引领创意设计,把传统元素与时尚元素、民族特色与世界潮流结合起来,创作生产更多优秀原创文化创意产品,扩大中高端文化供给。
传统工艺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振兴传统工艺有助于涵养文化生态,丰富文化资源,增加文化自信。文化部发布《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后,又在《规划》中强调用产业和市场的方法振兴传统工艺:鼓励传统工艺从业者、企业、行业组织和相关单位坚守工匠精神,加强质量意识、精品意识、品牌意识和市场意识,改进设计、改善材料、改良制作,全面提高传统工艺产品的整体品质和市场竞争力。鼓励和支持个人及相关单位激发创造活力,立足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现代生活需求,丰富传统工艺的题材和产品品种,使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
(本报记者 张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