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16日 星期日

    蚕花庙会

    作者:本报记者 周官正 严红枫 《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16日 10版)
    蚕娘巡游抛花送福
    拉蚕丝

        【文化名片】   

     

        新市镇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养蚕缫丝自古就是当地农民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然而蚕宝宝向来娇贵难养,为了每年的好收成,蚕农们总要在养蚕季节到来之前,祈求风调雨顺,茧子丰收,久而久之,形成了江南蚕区在清明节的一项重要民俗文化活动——蚕花庙会。庙会一结束,蚕农们也将开始新一年的春耕育蚕。

     

        新市镇的蚕花庙会,在民间又称为“轧蚕花”,是浙江省德清县的民俗三宝之一。每年的蚕花庙会上,最受当地老百姓瞩目的就是蚕娘巡游抛花送福。养蚕的姑娘们精心梳妆打扮一番,头顶插上用彩纸或绫绢剪成蝴蝶状的蚕花,怀里揣着将要孵化的小蚕种,坐在花轿上一边巡游古镇,一边抛撒蚕花、送上祝福,引得男女老幼争先恐后,竞睹芳颜。摄影爱好者们则会扛着长枪短炮蹲守在路口,只为捕捉蚕花姑娘最美的一刻。同时,带有地方特色的马灯队、秧歌队、武术队、江南民族舞方队、舞龙队等纷纷闪亮登场,庙会上一时你挤我轧,这也是“轧蚕花”这一名称的由来。

     

        除此以外,新市镇政府还对这一民俗活动赋予传统民俗以外新的内涵,在庙会上增加了蚕事才艺赛、科技助蚕桑、非遗文化节、古镇听社戏等多项内容。人们一边观看蚕花姑娘的巡游表演,一边参与民间自发的文化活动。庙会上人山人海,各种杂技、魔术等精彩演出吸引了观众。非遗文化节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带上蛋壳画、砖刻画、剪纸等“绝活”齐齐上阵,新市茶糕、莫干山黄酒、梅花糕等美食则展示出地方饮食文化的魅力。

     

        1962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以新市镇为外景,拍摄了电影《蚕花姑娘》。“鱼米之乡,采桑忙,两岸青青万枝桑。”片中甜美的歌声,唱出了当地农耕养蚕的热闹景象……这部电影的上映,使蚕花庙会更加声名远播。

     

        新市镇作为我国重要的蚕桑产区之一,千百年来,这里的蚕农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和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桑蚕文化。流传于新市周边地区的蚕花庙会轧蚕花等民俗活动,已成为桑蚕文化中不可多得的一个活生生的标本。

     

        (本报记者 周官正 严红枫)(本版照片选自光明图片 摄影:谢尚国 王正)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