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12日 星期三

    法国人的高中择校观

    作者:本报记者 黄昊 《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12日 15版)
    图为法国的中学生。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图为法国巴黎一所中学的课堂。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图为法国亨利四世中学外景。 资料图片

        【世界教育之窗】

        近日,《世界报》根据法国教育部公布的4500所公立、私立高中指标数据,对全法最优秀的高中进行了排名。排名的依据主要参考各高中的高考升学率、高二升学率以及“附加值”等几个指标。而巴黎当地一家报纸公布的一份全法最佳50所高中榜单以“附加值”作为主要指标,直接导致一些传统知名学府未能挤入50强。这样两份结果迥异的学校排名,体现了当前法国家长在为孩子择校时面临的困境。

        法国高中诞生于拿破仑时代,最初基本是贵族和资产阶级子女的领地,能够进入高中并通过考试的人数极为有限。20世纪中期兴起的教育民主化促进了高中教育的普及,社会差异与教育质量的问题逐渐显现。人们不仅要求教育机会的均等,还要求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平等。20世纪80年代初社会党执政以来,采取了“教育优先区”等一系列促进教育公平的改革措施。但法国高中的改革基本徘徊于“才能至上”的精英主义和调整社会不公正的“差异补偿”两种政治取向之间。既要按才能选拔优秀人才,又要照顾弱势群体,在实践上难以兼顾,因此鲜有成效。

    1、“附加值”成为评价学校的新标准

     

        所谓“附加值”,通俗来说是指一所学校是否能为同等学力、背景的学生提供更多帮助,使其比原先获得明显进步。

     

        自2015年起,法国教育部对高中的测评方法进行了修正,增加了三个指标,对全法4340所公立和私立高中进行了测评。上述三个指标分别是:高三应届生高考成功率,即本校当年获得高中毕业文凭学生占该校当年参加高考人数的比例;在该校完成高一至高三学业并参加高考且获得文凭的学生比例;离校生中获得文凭的比例,包括正常毕业、复读后毕业、中断学业等原因离校的学生数。

     

        法国教育界认为,上述三个新指标可以较为精确地分析出各高中在其人才培养上的附加值。该评估以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的进步为主要依据,一方面能减少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尽可能地体现学校办学水平;另一方面,评估要在同类学校和同类学生间开展,即同一类学生在不同学校的进步状况不同,则可以反映出两所学校的办学能力高低。

     

        目前“附加值”是法国高中评估考核体制中,与高考通过率同等重要的概念。教育部认为此项数据对于学生择校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确定这个附加值的方法是:根据学校所在地相关的社会、家庭情况,为每个学校确定一个“学区期待率”和“全国期待率”,凡是生源条件愈好,“名气”愈大的高中,这两个期待率也愈高,比如路易大帝中学和亨利四世中学的“学区期待率”和“全国期待率”都分别为100%和99%;而在因各种社会问题集中而著称的大巴黎地区93省,即便是一所省内名列前茅的好学校,如芙罗拉·特里斯当高中,法国教育部为其确定的“学区期待率”和“全国期待率”分别只有86%和87%。然后,在这一基础上再把学校在高考中实际取得的合格率与规定的“期待率”相比较,便得到这所学校的“附加值”。因此,高“附加值”意味着某一所学校在全国高中会考中的成绩超过了规定的希望值,表明该学校在努力帮助学生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取得高考成功方面所取得的“额外的”成绩。

     

        一个学校的“附加值”愈高,自然也意味着学校为改善教学质量而作的努力愈大,效果愈好。对于那些生源和其他条件优越的所谓“名校”,由于本来的“期待值”高,所以“附加值”的空间也极小,甚至为零;而有一些学校虽然先天条件不及名校,但有努力改善的空间,这种努力便以“附加值”的形式体现出来。

     

        有专家认为,尽管高中“附加值”概念的提出更加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分布、促进教育公平以及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但由于其刚被提出,加之近百年来法国传统的教育制度和理念难以改变,该评价标准是否能被社会以及家长接受,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2、法国人也为“学区房”焦虑

     

        在巴黎十六区,有一个有趣的现象,George Mandel大街上门牌号为双号的房屋价格比单号的贵5%,原因只是因为双号的房子可以直接升入巴黎著名的Janson de Sailly中学。在法国,调查表明,处在名校附近的房屋价格会明显高于普通住房。法国的知名学校虽然名义上面向所有大区内的学生公开招生,但在招生条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即“就近入学”,法国自1963年开始实施“就近入学制”,学生入学时根据“学校分区图”来分配小学、初中和高中,其原则是“一个区段,一所学校。”其中,小学的分区图由当地市政府制定,如果父母为孩子申请住宅区以外的小学,需要市政府批准;初中的分区图由省委员会决定,但例外申请需要得到国家批准;高中的分区制定以及例外批准则都由国家负责。2007年以来,法国教育部表示有意对现行的“就近入学制”进行改革,以达到各社会阶层混合的目的,但此举却并未减少人们对于学区房的热情。由于两个学生的成绩相差不多时学校将优先录取学区内的学生,而名校的申请与录取率往往达到100比1,再加上法国人在就业时很重视学校的连贯性,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一路名校毕业的学生相较其他学生更容易找到好的工作等等,这一系列因素使得法国的家长不敢拿孩子的前途冒险,宁愿砸重金也要在名校周围安家落户。

     

        以前文提到的,处在巴黎六区全法最著名的两所中学——亨利四世中学和路易大帝中学为例,其附近的住宅每平方米价格超过12000欧元,而巴黎地区平均房价只有8000欧元。同样这两所中学附近的房屋租赁价格也会比一公里外的同等户型贵15%,原因是在巴黎租房子也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区资格从而申请名校。

     

        法国的高等教育系统有两个体系,一个是公立大学,还有一个就是商业精英、工程师和艺术文化人士的摇篮,被称为“大学校”,要想进入这样的精英学府,在高中毕业后还需要进行两年的“预科班”学习,而一般只有高考成绩合格,同时在高中三年成绩保持优秀且经过老师推荐与挑选的学生才能够进入。这种预科分为工程师学校预科,商业学校预科和名额极少的文学预科,学生在预科班两年里的课程非常密集。在现有的法国教育体制中,进入上述几个高中名校就读并进入预科班,就相当于拥有了进入“大学校”的敲门砖,法国的“学区房”价格居高不下也就情有可原了。

     

    3、追逐名校还是回归教育本质

     

        针对法国家长在择校时热衷于名校,甚至不惜重金购买“学区房”的问题,法国教育界也在进行反思。在《世界报》专门编撰的择校指南中,在文首便强调,升学率不应当成为择校的绝对标准,耐心去寻找符合自身学习能力和志向的学校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文章指出,如果学生的成绩不理想,那么即使进入名校,也无法适应甚至会被淘汰。除了竞争激烈的招生考试,名校在高考前为了保证自己的升学率,还会将那些表现不佳的学生送走,很多公立或私立名校都有“开除”差生的传统。所以追逐名校不如选择能够更好提高学生能力,帮助学生备战高考的普通高中。法国媒体早在2014年就报道过此类学校:巴黎郊区塞纳-圣德尼省Maurice-Utrillo中学和鲁贝市Jean-Moulin中学成功地帮助一些起步艰难,多半出身贫寒的学生获得学业上的成功;巴黎华人聚居的13区佛雷中学也因生源普通,但高考成绩不断提升,而受到媒体好评。

     

        该文章认为,学生在挑选学校时,应当先明确个人情况和志向所在,再参考相应绩效指标,最好能够对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和了解后再作决定。

     

        (本报驻巴黎记者 黄昊)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