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12日 星期三

    老兵王新法

    扎根湖南深山 助民脱贫致富

    作者:本报记者 唐湘岳 《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12日 04版)

        【脱贫攻坚】  

     

        春深时节,湖南省石门县南北镇薛家村六塔山上,野花盛开,新茶吐绿。可是,因为一个人的去世,薛家村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这个人就是河北省石家庄市退伍老兵王新法。2013年7月,正式退休的王新法千里迢迢来到薛家村义务驻村扶贫,花自己的钱,办老百姓的事。

     

        来到薛家村后,王新法就忙开了:自掏腰包为两位低保老人拉通生活用电;购置100盏节能灯、30多台烤炉免费分发给困难家庭;制定出《关于薛家村建设生态旅游村和红色旅游村的构想》。

     

        薛家村的5个地方掩埋着68具红军烈士遗体,王新法听说后就自掏12万余元“请烈士回家”。2014年3月31日,68位烈士的遗骸覆盖着红旗集中安葬在六塔山上,几块巨石上镶嵌的红字“山河圆 祖国不会忘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红手印

     

        薛家村6组水质不好,王新法下定决心找到好水源。他带领12个平均年龄64岁的村民,翻山越岭,终于在六塔山的半山腰找到一处山泉。

     

        2015年正月十五,王新法领头建设6组安全饮水工程,奋战25天,修起两个蓄水池,铺设了5000多米长的输水管道。这不仅让全组20户村民饮上了洁净的山泉水,也解决了那一片上百亩茶园的灌溉问题。

     

        劈山修路可能遇到不测,王新法带头在“生死状”上签字:“如出现不测,由我自己承担,绝不给他人添责。”十几枚红手印,按下的是责任与忠诚。

     

        村民王先鹏说:“王村长带来的不仅是桥、是水、是路,更重要的是转变,从向钱看变成向前看。”

     

    致富茶

     

        基础设施有了改善,王新法开始把心思花在让老百姓增加收入上。薛家村家家户户都种茶,但质量不高,平均一亩茶园年收入仅2000多元。王新法对村民说:“我可以按一亩产茶50斤5000块钱的底价收购,一亩地超过一斤就多出一百元钱,但条件是,不能打农药,并且‘四刀五刀茶’要改为‘一刀茶’。”可村民们认为,不打农药,茶叶就会被虫子吃掉,原来茶叶一年收获四五次,现在最多只能收两次,不划算。

     

        “王村长要我挑个头,拿3亩茶园做实验。我就勉强答应了。”村民曾德平回忆。第二年,3亩茶园丰收。王新法按约定给了曾德平7500元,村民们眼界大开。王新法顺势成立了湖南薛家村(土家族)共同富裕合作社和茶叶专业合作社,与湖南一高校茶叶专家团队合作成立了湖南五行缘农业科技公司,注册了“名誉村长”茶叶商标,将专家的研究成果“功能茶系列”推向了市场。

     

        为什么来湖南?为什么在薛家村?今年1月22日晚,在“荷花品格·梅花精神”2016感动常德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获奖的王新法道出心声:“因为,我们是有信仰的共产党人,因为,我们是忠诚于祖国和人民的军人!”

     

        仅仅过了一个月,2月23日15时许,王新法因过度劳累,突发心肌梗死,再也没有醒来。

     

        “铁骨铮铮一老兵,大善大爱菩萨心。扎根深山不图恩,山河圆里添忠魂。”湘北大鼓艺人刘杨喜如此传唱。

     

        (本报记者 唐湘岳)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