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3月08日 星期三

    把冰天雪地打造成金山银山

    ——访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委副书记、市长宋希斌

    作者:本报记者 赵洪波 《光明日报》( 2017年03月08日 09版)

        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黑龙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作为黑龙江冰雪资源最为密集的地方,哈尔滨如何发展冰雪经济,把“冷资源”打造成“热经济”,带动经济结构调整,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动力?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市委副书记、市长宋希斌给出了答案。

     

        宋希斌代表说,哈尔滨立足区位地理、生态环境、特色物产等原生资源,积极向生态保护开发利用要潜力、向产品链条延伸要效益,不断扩大绿色经济品牌效应,把极端寒冷的气候劣势变成了最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发展优势。

     

        “冰雪旅游始终是哈尔滨旅游业的‘拳头’产品。”宋希斌代表说,哈尔滨把旅游业作为打造金山银山的主战场,打响了冰城夏都城市品牌。已举办了33届的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是世界四大冰雪节之一,每年都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在中国冰雪旅游城市及目的地排行榜上,哈尔滨的游客期待指数和核心竞争力等多项指标均列榜首。冰雪大世界不仅以美轮美奂的冰雪景观艺术登上了央视鸡年春晚舞台,更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4年来累计收入达11.4亿元。今年春节期间,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91.1万人次,同比增长13.8%;旅游收入21.6亿元,增长16.1%,创历史新高。

     

        “冷资源”如何变成“热经济”?宋希斌代表介绍,哈尔滨以冰雪寒地为主题拓展经贸活动,延伸了冰雪产业链条。坚持“冰雪搭台、经贸唱戏”,借助冰雪旅游带来的旺盛人气,积极开展各类经贸和招商活动。尤其是每年1月举办的哈尔滨寒地博览会,除了冰雪设备、寒地物流、冰雪运动装备等内容,还包括寒地建筑、环保、采暖、照明等方面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以鲜明的特色、专业的产品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企业前来洽谈合作。今年,“寒博会”参展国家和地区达30多个,现场销售额达9000余万元。已经举办了17年的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成为知名企业家云集、思想力与创新力汇聚碰撞的重要平台。

     

        下一步如何打造冰雪经济新引擎?宋希斌代表表示,要在冰雪产业总体规划、市场营销、产品设计和服务配套等方面下功夫、求突破,进一步做精做优冰雪大世界、亚布力旅游度假小镇、万达文旅城等冰雪旅游品牌,在与高寒地区生活相关的领域研发推出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加大营销力度引进战略投资者,努力营造发展冰雪经济的浓厚氛围,加快建设冰雪经济强市,不断把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变成哈尔滨振兴发展的新优势新动能。

     

        (本报记者 赵洪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