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3月05日 星期日

    崇敬英雄 礼赞英雄 捍卫英雄

    守护好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作者:本报记者 龚亮 鲁博林 《光明日报》( 2017年03月05日 07版)
    用“小明AI两会”扫描照片可观看现场视频
    焦裕禄雕塑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思想荟】

     

        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

        近日,知名主持人梁宏达在某视频节目中攻击雷锋“愿意显摆”“好自我表现”,质疑焦裕禄用栽泡桐的方法治理兰考水土流失缺乏科学性,其言论引起网友的广泛谴责。

        英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图腾。3月3日晚,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聊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菁(右图左二),全国政协委员、江西师范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王东林(右图左四),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文史馆馆员、作家何香久(右图左三)做客光明网两会沙龙,就如何守护民族英烈的荣光,传承英雄精神,进行了深入的对话。

     

    质疑英雄实质是企图撼动民族精神

     

        英雄是一个民族价值观的化身。在三位代表委员看来,这种质疑、诋毁英雄人物的行为,实质上是企图撼动我们的民族精神,影响极其恶劣。

     

        何香久委员是电视剧《焦裕禄》剧本、长篇小说《焦裕禄》和传记文学《焦裕禄传》的作者。“兰考的治沙,从一开始就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焦裕禄组织农民和领导干部调研了兰考所有的风口,画了风向图,这是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决策。而采用栽泡桐的方法,也是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可行办法。”何香久委员认为,那些质疑焦裕禄治沙方法科学性的言论,都是信口雌黄。

     

        任何一个时代、一个民族,都会树立自己的英雄形象。“新中国成立以来树立起的这些英雄形象,毫无疑问是对我们国家、民族有过功勋的,是值得我们敬仰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化化身。诋毁英雄,看起来是针对某个个体,实际上是在质疑我们所树立的价值观,诋毁我们的民族精神。”王东林委员反问道,那些质疑英雄的人依据在哪里?有没有进行过调查?如果只是不加思考地信口一说,有没有考虑过后果?

     

        “我是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在雷锋精神的熏陶下长大的。‘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雷锋的这些话我们可以说是内化于心,而且实际践行的。”孙菁代表在现场深情地讲述了她的英雄情结。她说,英雄是国家和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任何时候有人诋毁、亵渎我们的英雄,老百姓都是不接受的。

     

    文化阵地一旦失守后果可怕

     

        近年来,网络上常有人打着“披露真相”“科学分析”等旗号,或者以戏说的方式,质疑甚至侮辱我们的民族英雄,比如无端质疑黄继光堵枪口的真实性、污蔑狼牙山五壮士是土匪等等。

     

        “这跟媒介技术发展有关。全媒体时代,许多人没有认真思考自己的传播行为会产生怎样的后果。有些网络大V,甚至媒体人,为了获得更多的关注,故意发表不同于主流价值观的言论,‘语不惊人死不休’。事实证明还有国际政治势力充当幕后推手,有预谋、有步骤地消解我们的民族精神,让我们失去精神信仰。”王东林委员指出,不同人群的出发点和用意可能不一样,但他们所产生的共同后果可能会摧毁我们的民族文化。

     

        孙菁代表则认为,“某种程度上这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如果我们不能保持清醒理智的态度,盲目跟风,很有可能做出让‘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何香久委员感慨,在经历一段远离英雄的时代后,有的人已经失去了信仰。“我刚创作《焦裕禄》剧本的时候,制片方让我去和一个公司老板谈加盟的问题。这位公司老板说想加盟但要改剧本,不要英雄主义,要把县委书记写得有好有坏,喜欢权力、女人。见我眼神不对,他就说那你改个名字,叫‘王裕禄、张裕禄’也行。”何香久委员指出,如果一个民族不尊重甚至诋毁自己的英雄,肯定已经站在悬崖边上。身为文化创作者,一定要坚守底线,影视剧的制作、出版关口,一定要把严。

     

        “国家树立什么样的英雄,实际上就是树立了什么样的价值观、荣辱观。一旦荣辱不分了,就非常危险。”王东林委员说,“当下如果我们不大力弘扬民族文化,不重视精神文明领域阵地的建设,后果是很可怕的。文化阵地一旦失守,丢失的将是我们心灵的土地。”

     

    让英雄更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英雄是我们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他们身上体现的仁爱、奋斗和创新精神,都是我们社会发展、时代前进所需要的正能量。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必须尊重、敬仰自己的英雄。”何香久委员指出,全社会都要树立起维护民族英雄形象的意识,积极传承和践行英雄精神。

     

        王东林委员认为,不能忽视了文化影响人、感染人和教育人的力量。“现在我们往往存在着‘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这是不对的。我们要加强文化自信、文化自尊,而自尊自信,首先要有文化自知,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对英雄精神的了解,由此来支撑文化自尊、自信。”

     

        “文以载道,英雄也可以载道。每一个英雄都是凡人,一个个英雄的感人事迹都在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是我们可以做到的。”王东林委员建议,在传播英雄事迹、弘扬英雄精神的时候,可以采用更好的传播方式去讲述故事,让英雄更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在孙菁代表看来,敬仰革命先烈,传承英雄精神,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任何用诋毁、戏说的方式消解英雄精神、诋毁英烈形象的行为,都在挑战整个社会的底线,应当受到惩处。因此,她建议加强立法,让那些诋毁和诬蔑英雄的言论和行为,受到法律的制裁。

     

    英雄志

     

        2009年,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等11个部门联合评选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2014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2015年,民政部公布了第二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本报记者 龚亮 鲁博林)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