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中国行】
执行——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上的最后一个环节。“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这是去年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向全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
一年来,各级人民法院围绕这一工作目标,通过信息化推进执行质效提升,加强自身规范建设,破解执行难题。2016年全国法院执行收案529.2万件,执结507.9万件,同比分别上升24.2%和33.7%。
网上查控系统让查人找物不再难
现在,甘肃法院的法官坐在办公室里,就可以直接查询到河南的当事人在乡镇银行的存款情况,放在过去,这是很难想象的。
执行难,第一大难题在于查人找物。为破解传统查控模式效率低下、覆盖面小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着手建立覆盖全国及主要财产形式的网络化查控系统。2014年年底,“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正式开通,与3400多家银行,以及公安部、交通部、工商总局、人民银行等单位实现联网,现在已实现对多种财产形式的“一网打尽”。
截至目前,全国法院利用网络查控系统共查询案件975万件、冻结752亿元,查询到车辆1427万辆、证券133亿股、渔船和船舶12.6万艘、互联网银行存款2.37亿元。
“黑名单”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我原以为几千块钱的事情,自己躲一躲就可以过去了,但想不到法院会把我的信息放在火车站里面播放,感觉太丢人了!”
去年2月,季某因一起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被上海铁路法院判决赔偿邱某4000元。判决生效后,季某就开始“玩失踪”。此后,季某被上海铁路法院纳入失信名单,其失信信息在火车站大屏幕滚动播放。去年7月的一天,季某忽然来到上海铁路法院,要求主动付款。原来,季某看到了在火车站大屏幕播放的自己的失信信息,感觉“太丢脸了”。
长期以来,当事人规避抗拒执行、转移隐匿财产成为执行中的“顽疾”。为此,最高人民法院推出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与有关部门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联合信用惩戒。上了“黑名单”后,失信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截至目前,全国法院共限制615万人次购买机票、222万人购买动车、高铁票,限制失信人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及高管7.1万人。另外,一些特殊主体也被纳入失信名单,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等。其中,部分人员因失信受到处分,被取消招录、晋升或是被罢免。
“这一制度是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大突破,是国家治理、社会综合治理模式的重大创新。”一些专家学者、人大代表纷纷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点赞”。
司法网拍破解执行“猫腻”
传统拍卖,不仅成交率低、溢价率低,还存在围标串场、暗箱操作、权力寻租等弊端,造成财产处置变现难。
据了解,仅淘宝网开展网络司法拍卖以来,共计拍卖42万余次,拍卖标的物20万余件,成交额2600多亿元,平均成交率达到90.25%,溢价率达到74.76%,为当事人节省佣金80亿元。以浙江、江苏等省份为例,网拍运行4年多来,实现了违法违纪“零投诉”。从今年1月1日开始,全国法院全面推行网络司法拍卖。
全国每年众多的执行案件,随时可能发生不作为、乱作为现象,仅靠个案的监督处理往往事倍功半。为了更加有效地破解执行力量分散、协调不畅、指挥不力等问题,扫除执行工作中的各种“猫腻”,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依托执行指挥中心,强化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的执行工作管理体制。目前,最高法院、各高院、大多数中院和部分基层法院均建立了互联互通的执行指挥中心平台,最高人民法院的管理平台已具有执行查控、信用惩戒、执行公开、执行会商、远程指挥等15项功能,为构建“三统一”的执行工作体制提供了平台和抓手。全国各级法院也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要求加快建设执行指挥中心信息化管理平台,基本实现全国法院执行管理体制机制“一盘棋”。
(本报记者 靳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