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27日 星期一

    更多关注经济发展背后新动能

    作者:荆林波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27日 02版)

        【光明论坛】

     

        未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动力何在?各省市区之间的竞争也应当在关注地区经济总量的同时,更多地关注经济发展背后的新动能。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全年国内生产总值7441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面对这份漂亮的成绩单,有必要对我国各省份经济进行简单的评述,即强者更强,快者更快,差距拉大。

     

        数据显示,2016年,湖北、河北和湖南三省跻身3万亿元行列,如此,我国共有9省的经济总量超过了3万亿,占全国GDP比重的58.8%。此外,广东和江苏的经济总量所占全国GDP比重均超过了10%,加上排名第三的山东和第四的浙江,中国经济四个省份的经济总量所占全国的比重已超过三分之一。按照2016年12月3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广东、江苏和山东的经济总量,在世界银行2015-2016年世界各国GDP排名中,都可以排在第15位俄罗斯之后。

     

        纵观数据不难看出,西部地区各省份的经济增长名义速度普遍较快。同时,我们欣喜地看到,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沿江省市经济增速,也仍处于高位,令人赞叹。与此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地区间的经济差距正在拉大。一方面,西北六省区经济总量低于1万亿元,可见,如何挖掘这些偏僻地区的潜力、调动各民族群众的积极性仍是下一步需要破解的问题。另一方面,名义增速位居后10位的省份全部位于北方,主要来自华北、东北、西北地区,有5个省份的名义增速低于5%。其中山西的名义增速不足1%,仅为0.98%,反映出传统资源型省份的转型遇到了困难,发展危机仍未解除。

     

        透视经济发展状况,经济总量指标值得关注,但人均国民收入(GNI)指标更值得给予更多审视。如果说GDP展示的是一个国家的体量,那么人均国民收入则彰显的是一国经济实力、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等面向。十八大以来,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大幅增加,从2012年的人均国民收入5870美元到2014年的7400美元,我国人均国民收入不断跨上新台阶。但在世界银行公布的214个国家(地区)人均国民收入排名中,2014年我国位居第100位,而排名第20位的国家人均国民收入大约在35000美元左右,排名前5位的国家人均国民收入则在6万美元以上。由此,尽管我们国民生产总值已经位居世界第二,如以人均国民收入做标杆衡量,我们之后的发展赶超任务仍不轻松。

     

        2016年,我国经济在增速换挡、经济动能转换、经济结构优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未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动力何在?各省市区之间的竞争也应当在关注地区经济总量的同时,更多地关注经济发展背后的新动能。

     

        发展新动力,来自于不断深化全面体制改革,让改革红利代替过去的人口红利,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提升政府治理的现代化,政府有关部门“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而在“要所为”方面,如何作为、何时作为、何处作为,都是改革的关键问题所在。

     

        发展新动力,来自于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告别粗放式的发展模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必须加大研发投入,占领核心技术的制高点;鼓励军民融合发展,推广现有的技术成果;对现有一线员工加强培训,重视后续教育,尤其要建立对农民工的培训体系。

     

        发展新动力,来自于大胆尝试,鼓励创新。利用“互联网+”,逐步实现线上与线下的融合,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加强各省市区之间的互动交流,相互促进;加大各省市区之间的产业协作,逐步形成并延展产业链,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中国社科评价中心主任、研究员)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