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18日 星期六

    93岁越剧表演艺术家范瑞娟“化蝶”而去

    作者: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18日 04版)
    范瑞娟演出照 资料图片

        【追思】  

     

        提起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不得不说范瑞娟。在很多观众心中,梁山伯就是范瑞娟,范瑞娟就是梁山伯。2月17日中午,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越剧范派创始人范瑞娟在上海华东医院去世,享年93岁。一代越剧大师“化蝶”而去。人们说,她代表了一个时代,也见证了越剧百年。

     

        范瑞娟的家乡在浙江嵊县,此地乃越剧故乡,1947年因同台演出《山河恋》而得名的“越剧十姐妹”,有一半出生于此地。1935年,11岁的范瑞娟入龙凤舞台科班学小生,14岁时,跟随人称“三花不如一娟”的姚水娟等赴上海演出。17岁那年,她毛遂自荐救场成功,由此当上了头肩。

     

        1944年,范瑞娟和袁雪芬合力“新越剧”改革,翌年二人首次合作《梁祝哀史》。范瑞娟大胆吸收京剧“反二黄”曲调,和琴师周宝才合作,发展出隽永的“弦下腔”,在“山伯临终”的最哀伤时用,最能表现悲愤情绪。

     

        1953年,越剧彩色艺术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范瑞娟饰梁山伯,袁雪芬饰祝英台。这部历经11个月拍摄完成的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摘得一众奖项,“化蝶”的凄美旋律一直萦绕在当时艺术界的上空,久久不散。

     

        越剧电影《梁祝》的影响更超出了国界。1954年,这部电影参加第八届国际电影节,荣获音乐片奖。此后又随周恩来总理出访,征服了日内瓦国际会议上的外国友人。

     

        “范老师的唱腔淳朴,嗓子宽厚,行腔灵活,小时候我就学过她的唱,她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很多戏迷都能倒背如流。”越剧徐派传人、上海越剧院副院长钱惠丽说,认识范老师几十年,她的艺术和为人都令人敬重。

     

        舞台上的范瑞娟“男子气概”十足,台风稳健大方,戏路极宽。她的表演不追求单纯的舞台效果,而是致力于开掘角色的内心世界。无论是梁山伯、焦仲卿、贾宝玉等传统书生,还是文天祥、韩世忠等忠臣良将她都塑造得惟妙惟肖。

     

        她创立了越剧流派中的“范派”艺术。唱腔在继承男班“正调”的基础上,吸收了京剧马连良、高庆奎等名家的唱腔音调和润腔处理,形成音调宽厚响亮、咬字坚实稳重、行腔迂回流畅的特点。首创的“弦下调”优美抒情,成为显示流派特色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越剧的声乐艺术。

     

        钱惠丽还一直记着十几年前见到范老师的那一幕。那是2004年,范瑞娟80岁,上海越剧院举办“一代风华——范瑞娟专场”。“筹备演出时,范老师来讨论演出细节。讨论结束后,我看到范老师站在越剧院门口等着打车,就提出要开车送她回家。范老师直说‘不用不用’,说着就快步向前走,我追出去几步,范老师就越走越快,我再向前,她就走得更快,一定坚持自己回去。”钱惠丽说,“范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从来不愿意麻烦别人,对生活的要求很低很低,对艺术的要求很高很高。”

     

        (本报上海2月17日电 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