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17日 星期五

    让座杂感

    作者:郑培凯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17日 15版)

        近来乘坐地铁,时常有人让座。不禁怀疑,是否港铁提倡让座文明有了成效,还是自己年岁日增,老态渐显,激起了人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爱心。以前总觉得自己体魄还行,有时笑着谢绝了,后来却发现,让座的人无法完成带着温暖善意的举措,是件颇为尴尬的事,好像笑脸迎人,却被人泼来一盆冷水。这个发现,对我的触动很大,使我思考,生活在一个小区,即使是陌生人,人际关系的互动也应当是“温良恭俭让”的。乘坐同一班车,当陌生人很有礼貌地让座的时候,你要怎么响应呢?他当然是觉得你年纪大了,属于“老弱妇孺”,让座是表示关心,表示人间有温暖,希望整个车厢出现邻里间的守望相助,让社群如沐春风。假如你坚持认为自己身强力壮,拒绝了让座的关怀,是否会让人感到冒犯了你的尊严,误读了你的年纪,不小心把“老当益壮”视为“风烛残年”,从而感到愧疚呢?虽然是笑着拒绝,可拒绝的行为一般都是间不容发,相当决绝的,不可能出现君子国那种再三恳请与再三推让的“禅让之风”。那么,心存温暖而让座的人,是否会感到面对一堵冷酷的石墙,发自心底的好意被硬生生地挡回,又掉落到了冷漠的都市丛林中?

     

        香港的让座风气,最近这几年好了许多。不但年轻的大中学生会让座,中年人也时常让座。绝不让座的也有,经常是十岁以下的孩童——不但不让座,还急急忙忙,从老远窜过来抢位,抢了自己的位子不够,还要霸占旁边的位子,呼朋引伴,叫自己的同学或亲人赶紧前来,好像发现了所罗门王的宝藏似的。有时我想,孩童们抢位,虽然很没礼貌,用心大概还是善良的,是希望亲人或同学也有位子坐,也算是狭隘意义的“推己及人”,散布爱心给自己人。遇到这种情况,大人应该自觉,以此作为处世教育的契机,教导小孩公德心与人情味是一体的两面,让座给老弱妇孺,不仅是文明礼貌行为,也是对别人的关心与爱护。

     

        我发现,上下班时间奔波在途中的青年,往往没有让座的习惯,也许是工作压力太大,整天疲惫不堪,有个座位休息一下,算是难得的享受。另一个原因是忙于低头看手机,或许是玩游戏,或许是联系群组,两眼跟着手指跳动,根本无暇抬头看看身边的世界,当然也就不可能发现眼前有个颤巍巍的老妇人,或是挺着大肚子的孕妇,她们随时都有摔跤之虞。这些青年人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工作职场与家庭亲友是重心,地铁只是交通工具,没有其他任何的社会意义,不需要自己来关心。地铁车厢里,全是陌生人,人上人下的,像日出日落,潮起潮落,与自己丝毫无关,让座或不让座,有什么差别吗?大家都一样,都付费上车,假如说人人平等,为什么要让位给老弱妇孺,为什么要扯上文明、礼貌与道德?我关心他们,谁来关心我呢?我们也许无权对这些青年人提出要求,然而这种现象却值得深思。

     

        这两年我还发现,时常有拖着大箱小箱的内地中年妇女,看到老弱残疾就赶紧站起来让座。我会特别注意到这个现象,跟长期以来我们对国内大妈的刻板印象有关,总以为她们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爱占小便宜,没有公德心。当我一而再、再而三地遇见笑容可掬的中年妇女,她们带着浓厚的北方乡音,充满热情地让座给我,我不禁感到有点惭愧,想到了《诗经》中的句子:“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我过去对她们有着偏见,别说木桃,没投之以鄙夷的眼光就不错了,而今却因为我年纪大些,视茫茫而发苍苍,她们便展现了诚挚的关怀,扶着我坐在了她们应该拥有的座位上。

     

        也不知道是否因为我上了年纪,对世事的观察有了不同的角度,还是人们对香港的人际关系产生了新的关怀,我对让座的人们,有着无限的感激。

     

        (作者系香港中华学社社长、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咨询委员会主席)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