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15日 星期三

    《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发布——

    未来制造业需要何种人才

    作者:本报记者 李玉兰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15日 06版)

        《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日前公布,教育部2月14日举行新闻通气会,详细介绍有关情况。

     

        《指南》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配套文件,也是“1+x”规划体系11项具体规划之一。《指南》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制造2025》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全面转入实施阶段。那么,未来制造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些人才如何培养?

     

    人才成“中国制造”由大转强的瓶颈

     

        “中国制造大而不强,核心是创新能力不强,实质是人才不强。”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说。

     

        目前我国制造业人才培养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但是尚不能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需求。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巡视员王继平介绍:“制造业人才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领军人才和大国工匠紧缺,基础制造、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人才不足;二是人才培养和产业实际需求脱节,产教融合不够深入;三是企业在制造业人才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四是制造业生产一线职工,特别是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整体较低,发展通道不畅。”

     

        以机械工业为例,我国机械工业企业约60%产业工人学历在高中以下。

     

        “需求量最大的技能人才初级工多,高级工少;传统技工多,现代型技工少;单一型技工多,复合型技工少;短训速成的技工多,系统培养的技工少,‘绝活绝技’出现断档。”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于清笈说。

     

    大国工匠、创新型技术领军人才等为需求核心

     

        《中国制造2025》明确,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是改革着力点。

     

        此次《指南》对2020年和2025年这十大重点领域的人才需求做了预测,总体来看,到2020年,人才总的缺口将达到1900多万人,而到2025年,总缺口将近3000万人(详细内容见图表《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预测》)。

     

        因此,推进制造业人才供给结构改革、精准对接重点领域人才需求是《指南》的重要任务。

     

        大连海事大学校长孙玉清分析:“‘制造’有两个主题,一是造什么?二是怎么造?研究造什么的,是创新型的高层次人才,研究怎么造的,是技术性+技能型人才。”

     

        从《指南》确定的人才培养主要任务中可以看出,大国工匠和创新型技术领军人才、技能紧缺人才是未来制造业人才需求的核心。

     

        江苏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所副所长蒋慕东说:“《指南》提出对人才的要求与以往相比,更加凸显工匠精神,把工匠精神列为制造业人才关键能力和素质的第一位。”

     

    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将向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倾斜

     

        根据《指南》规划,到2020年,制造业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以上,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2%,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8%左右。人才的分布和层次、类型等结构更加优化,人才资源聚集能力和效应显著增强。到2020年,形成与制造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建设格局,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

     

        造就这样一支队伍,涉及人才培养、使用、流动、评价、激励等各个方面,不过,基础在教育。《指南》把人才发展总体规划分解为43个重点任务,其中22项任务由教育部单独牵头或者联合其他部位共同牵头。

     

        “把制造业相关高等学校打造成‘工程师的摇篮’。”这句话在推进制造业人才供给结构改革任务一段中颇为引人注目,分解后的重点任务第一条就是确定一批有条件、有意愿的制造业相关试点高校率先探索应用型(含应用技术大学、学院)发展模式,大规模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王继平说:“《指南》提出要引导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向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的相关专业倾斜,扩大制造业重大基础研究、重大科研攻关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提高重点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比例等。”

     

        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重点任务分工的第二、三条分别是:及时发布人才需求预测,引导高校招生计划向相关专业倾斜;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扩大高校专业设置的自主权,增强专业设置的科学性、灵活性和特色化。专家指出,这两条任务,特别是后者可能成为相关高校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契机。

     

        此外,《指南》还提出制造业与教育融合发展、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开发、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培育、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发展、全员质量素质提升等五大重点人才工程,以推进人才培养。对此,王继平透露,这些工程将与现有的教育工程进行整合推进。

     

        (本报北京2月14日电 本报记者 李玉兰)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