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12日 星期日

    挂灯笼

    作者:本报记者 杨珏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12日 10版)
    大同市民在观赏“福地平城”巨型组灯

        【编者按】

     

        左手拉着草原,右手牵着中原,一代京华、两代陪都、四朝重镇,胡汉文化交融之地、太和改革发散中心、儒释道三教从此汇流,中国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九大古都之一大同,也许只有大同才可作此称呼。

     

        城史亘古,历经沧桑。山重水复之后,大同正在找回遗失的容颜、年华与记忆。本期,让我们一起去发现大同城,听一听2300多年古都的故事。

     

        一到过年,家里的“小不点”总是嚷着要挂灯笼,别看只有3岁,那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拗劲,着实不好对付。

     

        过年挂灯笼本是件讨喜的事,只是她要的灯笼个头太大,每年只挂十几天,实在不好收拾,总想推托过去。

     

        听说2017大同古都灯会消息,心想何不带她去见识一下真正的“灯笼”,同时也是一堂生动的民俗课。不是说“五岳归来不看山”吗?或许领略过气势磅礴的大型灯会之后,就不会每年都来讨那小灯笼了。

     

        作为中国九大古都之一,大同留下了太多的文化印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舞台、魏碑发祥地、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之都……每来一次,都会平添一分对中华文化的景仰。

     

        大同灯会也可谓历史悠久,其“巷巷挂红灯,家家结彩红”,最远可追溯到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北击匈奴,正月十五回师路经平城,张灯结彩开灯节先河,至今不衰,一直延续下来。

     

        这一次来,心中更多个一份期待。也许是因为,这是大同古城墙合龙后的首届灯会。

     

        塞外的冬天,格外寒冷,身边的“小不点”冻得直跺脚。合龙后的古城气势更加恢宏,从城内环路一路走来,道路两旁的草坪、树木早已装扮一新,在别致的灯光映照下,显得美好动人;与之相应的景观灯别出心裁,有北路梆子的脸谱,有飞翔的雁影,有传统中国画的扇面图等,刚刚还冻得打战的“小不点”早已绕着一个个彩灯跑个不停。

     

        进入古城,映入眼帘的《金鸡贺岁》《腾飞大同》《凤舞古都》等大型灯组,华美壮观;精心设计的彩灯,把和阳、永泰、清远、武定四大街装扮成了华美的灯廊;鼓楼、钟楼、太平楼、魁星楼,在灯光下勾勒出挺拔隽秀的身姿,更显出唯美气韵。登上合龙的古城墙,3.28平方公里的灯光大舞台尽收眼底,华严寺、善化寺等古城文物景点被灯光映照得端庄雄浑、气象宏大。艺术彩灯、冰雪冰雕、集市庙会、民俗马戏,看着“小不点”的兴奋劲儿,早把严寒抛到了九霄云外,难怪举办者敢说“打造一个没有冬天的大同”。

     

        现在很多人抱怨年味越来越淡,大同市民俗专家赵佃玺认为,其原因就是部分传统年俗文化内容的日渐缺失。从文化角度来说,古都灯会是年俗文化的延续、传承、发展。“务农的人来看灯,风调雨顺五谷登;行商的人来看灯,般般如意家业兴”,人们挂灯观灯已远不止欣赏,更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寒风中,古城的灯光清澈明亮,看着身边欢蹦乱跳的“小不点”已完全沉浸在这场复苏传统年味的灯会里,我默默地盘算着:今年家里应该挂什么样式的灯笼呢?

     

        (本报记者 杨珏)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