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09日 星期四

    “软文化”上下硬功夫 让静态文化“活”起来

    西藏文化产业逐步成发展新支撑

    作者:本报记者 尕玛多吉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09日 01版)
    日前,“西藏传统工艺传承与发展综合项目介绍会”在京举行。近年来,西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大大提升了西藏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图为介绍会现场。刘新武摄/光明图片

        【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新战略带来新气象】

     

        1300年前,大唐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演绎了汉藏和美的一段历史佳话。1300年后,以此为题的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开演3年多,不仅为参与演出的当地群众开辟了一条新的致富路径,同时创立了独特的文化品牌。《文成公主》的成功打造,是西藏文化产业之路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建设“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的战略目标,在“软文化”上下硬功夫,让静态文化“活”起来,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保护、传承、创新民族文化,2015年西藏文化产业实现产值30亿元,占全自治区GDP的2.8%,年均增长15.27%,超过全国平均增速,文化产业逐步成为助推经济发展新的支撑。

     

        作为西藏“文化艺术名片”的唐卡,是一种以宗教内容为主的卷轴画。在保护中传承,在发展中创新。2012年,西藏启动了“百幅唐卡工程”,新唐卡创作打破了以宗教类为主的传统表现内容,首次着眼于人文地理、历史事件等现实题材。西藏美协主席韩书力认为:“新唐卡创造了以人本主义、现实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唐卡艺术新形态,是西藏传统唐卡艺术的一次革新。”

     

        “让静态文化‘活’起来,‘活’的文化融入市场形成产业,是西藏发展文化产业重要举措之一。”自治区文化厅厅长岗青说。近年来,西藏从保护、传承、创新入手,加大文化产业市场和特色文化产品的培育,唐卡、藏毯、藏香、藏纸等特色文化纷纷从传统中走来,形成了一批知名品牌,大大提升了西藏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距离拉萨市20公里、人口不足3万人的达孜县,近年来因为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而在西藏声名鹊起。作为国家藏羌彝文化走廊重点项目的“吞米岭藏艺文博园”,2016年3月在这里全面开工,2019年全面建成运营后,将形成集艺术、旅游、文化、购物、学习、参观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化产业综合园区,年可接待游客300万人次,创造就业机会1500个。

     

        “西藏的文化产品,很多都是传统的、初级的,停留在作坊式的生产,规模小、效益低。建设产业示范基地,将使这些文化初级产品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西藏岗地经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年叙·多吉顿珠说。

     

        “《文成公主》火了,但这不是最终目标。”拉萨市委宣传部部长吴亚松告诉记者,包括《文成公主》演艺中心所在的慈觉林村方圆约8平方公里区域,是拉萨市2012年重点打造的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的核心区域,包含《文成公主》文化旅游主题公园、藏民族民俗风情体验园、藏医药文化创意园等在内的九大功能区。“通过《文成公主》的品牌效应,带动整个文化旅游创意园区的发展,才是题中之义。”吴亚松说。2014年,园区被文化部命名为“第五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试验)园区”。

     

        “文化产业发展的希望,在于培育更多的市场主体成为文化产业骨干企业。”自治区文化厅产业处副处长罗布次仁说。截至2016年底,西藏各类注册文化企业已达4860家。更为关键的是,一批文化产业龙头开始涌现,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自治区人民政府还从经济、技术等方面服务特色文化产业。2015年,经政府批准,成立了西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全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据悉,“文产联席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主题确定为“文化+金融”,自治区文化厅将联合多家在藏注册银行,切实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

     

        2016年11月,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工信厅和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开展了一次“互联网+西藏非遗”活动,这次活动汇集了藏戏、唐卡、藏香技艺、藏文书法、藏医药等10多项西藏非遗项目,由28名传承人在线上线下同时展示西藏丰富多彩的非遗技艺。

     

        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了西藏“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的战略定位。自治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首次将文化产业纳入高原特色产业的重要组成内容。自治区文化厅厅长岗青表示,“十三五”期间,将在科学、合理布局产业基础上,打造以文化旅游、民族手工艺、特色演艺与餐饮、特色节庆会展、民族艺术等为重点的特色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企业产值比2015年翻一番目标,使文化产业成为西藏新型支柱性产业。

     

        (本报记者 尕玛多吉)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